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蔡帅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电气工程也不例外。
        蔡帅
        山东华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电气工程也不例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和进步,不仅提升了电气工程的运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工程运行的影响,使电气工程整体质量有所提升。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该技术发展的较快,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在现代电气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学科,比如计算机软件、机电专业、电子电力技术等等。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发深入。但是研究发现,当前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怎样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成为当前工作人员最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目前民生事业、社会产业的发展与运营来讲,电能是一种核心驱动力,各类设备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在此种定向化的社会需求下,承接电力系统运行的电气工程也需要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提高依托于电能发展的企业运营效率。我国电气工程系统的发展仍处于完善阶段,甚至在电气工程实现初期,由于技术体系本身无法实现功能性协调,造成整个电力网络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出现电能供需中断的严重现象,其衍生出的电压波动影响,将对各类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为整个电力系统提供具有一定组织性、协调性功能的运行机制,在系统相关参数的核定下,可令电力网络的终端运行设备与系统自身的指令形成精准对接,以保证整体电气工程系统实现逻辑性供电,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工程内不同类型设备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数据冗余性概率。对于整个电气工程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促进电气工程系统的优化与完善,同时内部所支持的联网功能,可令系统本身实现资源同步,进一步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操作方式
        远程监控的操作方式在小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较为常见。远程监控能够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各项设备进行实时调整和管控。相对于集中控制的操作方法,远程监控的成本更低,不需要过多的线缆,不仅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成本,还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为企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但远程监控的操作方式无法应用于大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因为当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设备数量较多时,使用远程监控就会出现信息传输不及时的情况。
3电气工程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变电站监测系统的应用
        传统的变电站工作基本都需要人工操作,所以在数据记录或是计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误差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会对变电站工作效率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引发电气风险的出现。为最大程度上预防误差,变电站大都采用二十四小时轮班工作,因而出现了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中可以更为稳定地发挥监控作用,不仅能及时将监测的数据传递到终端,而且还能最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风险问题的发生[3]。并且,在电气工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能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改变传统工作中的人员轮班制度,这不仅大大缩小了误差风险,而且有效控制了人力资源浪费问题,对于变电站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帮助。当前,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手工操作,电气工作的操作也将向可视化发展,这是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3.2在电厂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对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可以知道,这项工作中涉及到的系统知识十分丰富,而分散测控系统对电厂工作和运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厂都具备较为完善的分散测控系统。分散测控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就是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和工作站等等。在这一分散测控系统中,不仅包含了员工工作站,还包括了工程师工作站,两个工作站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员工工作站主要是对数据进行运输和接收,而工程师工作站主要是进行系统数据的检测。在分散测控系统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显著的优势作用,对于人员工作有效性和设备分配合理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是设备操作稳定性提升的关键基础。
        3.3电气控制过程智能化
        随着功能的增加,电气设备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要想实现高性能、高质量的电气控制目标,人们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完全掌握整个电气控制过程。因此,要将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到电气控制过程中,优化专家系统的模糊控制功能和神经网络的控制功能,确保控制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质量。例如,根据电气设备的模糊控制要求,人工智能的模糊逻辑被用于模拟人工控制,以减少控制数据搜索的复杂性,提高故障控制质量,有效预防故障。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合理地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管理中,有效传输和处理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创建电气工程模型,分析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及时、有效地识别问题。这种智能控制模式可以确保发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优化生产区域的工作效率,强化误差推算和控制,实现电气控制过程的智能化。
4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4.1高效精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精准化,不仅能够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还能提升整体设备的运行精度,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智能化技术应用还能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当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内部设备出现问题时,操作者可以及时调整和处理,保障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不仅能够为整体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还能延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年限,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4.2保护发电机
        只有发电机正常有序的运转,才能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行,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对发电机进行实时监视,还能进行良好的管控。通过对发电机运转时各项数据的监测,能够详细了解发电机的运转情况。根据发电机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清除和整改。通过对发电机偏信度、轴承盖振动、轴向位移及转速等参数的监视,提升发电机的运转能力,保障发电机的正常运转,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通过保护发电机这一措施,不仅能够维持设备的高效运转,还能避免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该技术虽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但应用效果十分明显。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电网调度、发电厂等领域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各个领域系统的工作效率,还保障了系统运作的稳定安全,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运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及其发展方向[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07+209.
[2]康慧龙.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9):225-226.
[3]郑国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3):91-92+97.
[4]张立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2):165+140.
[5]桑义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01):127+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