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东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利用网络信息化来进行管理在我国的企业生产中越来越常见,将信息化应用在矿山的管理中,使得我国的矿山开采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信息化的进程为我国矿山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本文针对矿山的开采中存在的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对如何应用信息化来解决这些问题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矿山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分析;
引言:我国矿产资源有限,并且大多数的金属矿山质量较低,剥岩量较大,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大多数的矿山呈现出地采露采相结合的形式,如何能使开采更加安全,并且对矿山开采情况了如指掌,这是各个国家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我国的采矿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三大方面:深部开采,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我国部分矿山露采工作基本完成,深部开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开采则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采矿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应尽可能考虑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采矿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开采的发展在不仅有利于深部开采与绿色开采,而且可以时刻监控开采进度,保证工作人员安全。
1、信息化管理形在矿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信息化管理形式在矿山开采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应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发展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导致信息化管理在应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下面就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对信息化管理形式认识有待提高。矿山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应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我国矿山上开采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形式,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大部分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形式,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依旧处于起步的阶段。另外,在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与我国现代化信息科技的发展还是存在这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矿山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形式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其应用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信息化管理形式应用中过于盲目。其实,在信息化管理形式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企业已经构建了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但是,在对其信息内容管理的过程中,依旧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对其相关的信息内容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开发和管理,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该企业在矿山开采行业的发展。另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形式主要以办公是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化的管理形式。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对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的综合管理是非常不利的,无法达到信息和数据资源共享的程度,造成了信息和数据的严重浪费。
2、信息化在金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监测监控预警系统
矿在用的KJ95X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井下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及风速、环境温度、关键设备的开停、各类馈电开关的馈电状态等各类安全、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监测记录,同时采用戴尔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处理和发布,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对系统的实时性和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监测监控系统在地面台配备了2台监控主机,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同时能够实时监控和记录各个监测点的信息状况及相关数据,系统能够实现对工作面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以及故障断电闭锁功能。同时该系统在监测区域内出现断电、报警、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及时采取停止出现异常施工现场的生产作业、远程切断电源等应急处置措施,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由此可见,安全监控系统在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所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2通信联络网络系统
矿通信联络系统由地面通信系统和井下有线通信系统、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地面使用的中兴公司生产的ZXA10C320光接入局端汇聚设备,运输、通风、机电、采掘及各辅助部门等覆盖整个矿,要害场所均装有专用的电话,另外装有专线直通电话,满足了矿生产及应急需求。
井下使用的杭州大华公司生产的DH-KTJ220型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实现了对井下各采掘头面、新、老井主副井井口、各绞车房;各皮带机头、机尾、转载点;主要轨道上、下山;主要机电峒室、井下中央变电所、各主要排水泵房、站、炸药库及其他有人值守的工作场所进行了全面覆盖。通讯系统具备急呼、群呼、强拆、强插、录音、监听等功能,为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可靠保障,为处理突发事件及日常协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井下采用江苏三恒公司生产的KT109R型矿用WIFI无线通信系统组成通讯联络网络,目前在井下安装了110套基站提供信号接收和发射,信号覆盖了矿井各采掘区域和主要大巷等区域。地面在机房处安装一套交换机通过井下环网与110套基站互联,实现了井下4位数手机与矿8位数座机和3数位电话的相互直拨,为应急救援与生产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2.3人员精准定位系统
矿通过KJ133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运用,能及时有效动态地了解人员分布情况、井下人员数量。通过轨迹查询功能准确反映井下人员的动态,利用读卡分站、无线收发器与标识卡之间的无线通信实现对被识别对象的目标定位和无线寻呼,为矿井生产指挥和应急救援提供井下人员个人资料、巷道人员分布、人员验卡考勤、区域禁入控制、应急寻呼处理等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手段,为复杂情况下日常安全管理和紧急事件救援提供基础资料。
2.4应急数字广播系统
矿结合矿安全生产矿用KT199型应急数字广播系统是以矿井千兆工业环网作为传输的平台,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双向广播系统。该系统建立在以矿各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基础,具有智能语音报警及应急救援功能。该系统覆盖区域主要分布在采掘工作面、井下各要害场所、主要变电所及避难硐室处等区域。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在矿井出现生产事故的突发情况下,人员可以通过应急广播系统进行喊话预警指挥,根据受影响单位选择单独进行喊话广播,可群组全井下区域广播,指令井下作业人员及时安全到达指定避灾地点,为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撤离提供了安全保障。
2.5应急指挥网络通信平台
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系统能以高效快速地启动救援行动,有赖于构建一个数字化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平台,采用国际标准,提供多种接入方式,使得语音、图像、数据在一个整体平台上畅通传输;一键式触发按照应急预案自动发起处理,各项预案措施自动并行处理。该通信平台有效地对接与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在系统接警、发布通知、信息通信方面能实现如下功能:自动触发告警灯;自动触发现场的广播系统告警;自动发送事件信息的指令到各级岗位的调度话机和井下无线通信的WI-FI话机;自动发送事件短信到预设的手机;自动批量拨打预设手机,播放语音通告;自动发送预设的传真到各级关联单位传真号码;自动发起由调度员主持的应急电话会议;自动触发邀请应急视频会议。
2.6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
(1)加强信息化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综合业务水平,通过业务学习,掌握各项标准要求,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现场操作实践,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工作都时刻在人员的口中、手中、心中。
(2)引进先进信息化系统,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装备,更好地促进矿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工作。通过以上系统在现场的管理应用,切实为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极大安全保障。
(3)利用信息化促使指挥中心协调、有序地应急工作机制,利用预警机制防范事故发生,利用信息化抢救事故于有序,最大力度减少人员的伤亡和损失,促进矿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存在着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对其应用和实现的形式,提出了一些观点,从而促进了我国矿山开采行业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霍毅.浅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4(18).
[2]肖兴志,梁晓娟.我国矿山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思与改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8).
[3]王智宇.浅析信息化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4]邱永强.矿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能源与环境,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