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筒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施垣福
[导读]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工期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施工资源,保障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标准实施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施垣福
        身份证号:3201211967****0735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工期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施工资源,保障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标准实施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大施工项目当中,众多企业在长期施工的过程中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但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长护筒技术能够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钻孔灌桩施工过程中长护筒技术的具体应用,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长护筒;施工要点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速,我国土地资源因大众需求而逐渐变得紧张。在城市中逐渐开始增多中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地质环境以及施工的周期是否会对施工情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参考众多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施工方案。
         1、简析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使用年限较长,范围较广。能够有效确保建筑施工的工期和工程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同时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严格规范,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制定相关应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保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在项目施工期间进行有效沟通和相互合作。另外,也需要定期展开相关的技能培训,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对于施工用的材料、设备等要更加灵活有效地运用。
         2、长护筒在钻孔灌注桩技术中的应用
        2.1 护筒的长度选择
        护筒长度的选择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地质情况来进行选择。需要测量地面的高程、液化层的范围以及地表的厚杂填土高度。在施工现场要将地表土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塌孔也能够确保成孔质量。护筒则根据液化层的范围来选择钢护筒,长度为4-10厘米不等。通常采用10厘米长护筒能够有效避开液化土层。护筒的壁厚选择10毫米,这样能够保障护筒承受住土压而不变形。护筒上下口都需要进行包边处理的加强措施,护筒的长度增加能够有效穿过液化土层,进入粉质黏土层,这样就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护壁效果。
        2.2 护筒的具体作用
        长护筒的具体作用在于固定桩孔的位置,有效保护孔口不被地面的水流入所影响。增高了桩孔内的压力,有效避免坍孔。同时也可以在成孔的时候引导钻头的方向。
        2.3 护筒的制作方法
        护筒通常采用钢质结构,尺寸在4厘米左右的护筒厚度设置为5毫米以上。在顶部、中部以及底部增加5毫米的厚度并且高15厘米的加强圈。长度超过4厘米以上的护筒则采用超过6毫米的钢板来进行制作。加焊超过6毫米的厚度并且高15厘米的加强圈。护筒的钢板焊接头需要确保密实程度、同时也要足够饱满,保障不会漏浆。在制作的过程中,护筒的内径需要比桩径宽400毫米左右。
        2.4 护筒埋设的施工要点
        在进行埋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钢质长护筒的高度超过地面3毫米。通过钻机来进行挖坑作业,由吊车来对钢质长护筒进行埋置。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放样,再由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核实。坑洞直径应当增加到40厘米左右,深度即钢质长护筒的长度即可。护筒的上方应当设置两个以上溢水口,在进行埋设的过程中,偏差值应当控制在20毫米以内。护筒的中心要与桩柱的中心重合,护筒的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15%。在护筒在正确位置固定后,周围需要回填含水量充足的粘土进行分层的夯实,保证成孔的质量。


         3、钻孔灌注桩技术要点
        3.1 桩柱位置的控制
        桩柱位置的具体控制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即桩位坐标点的控制以及护筒的控制。桩位坐标点的放样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成桩的误差量也不能大于5厘米。坐标点的控制由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标注出的桩位坐标来进行放线,在确定桩位的坐标后,再打入钢筋作为标志,由现场人员进行核查。护筒的控制要点在于检测护筒的垂直度,同时也要检测护筒外径与引出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超出偏差值,则振动锤振动的过程中将护筒上拔到负荷桩位偏差值的位置。如果低频下沉,则在下沉的过程中随时对控制点的距离进行量测,直到护筒埋设到设计的深度位置。如果上下几次都未能达到偏差值内,就需要上提到偏差值内的高度,之后再护筒外侧安置大石块,避免护筒在埋设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护筒投设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当对护筒的中心坐标再次定位,确定护筒的中心点与设计桩位的坐标点之间的偏移量,确认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3.2 垂直度的控制要点
        长护筒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长护筒的垂直度会直接影响到成桩的质量以及成孔钻进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投设长护筒的过程中,应当在原装位的垂直上方引设两个点,同时计算出各个点内的护筒外壁距离。在进行护筒投设时,要随时保持护筒外壁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实时校对,一旦发生偏差则需要立刻停止下沉,拔起后重新调整护筒垂直度再次进行投设。利用地质罗盘或者水平尺来对垂直度进行测量,测量的频率保持5米每次。下沉护筒的过程中要在护筒的顶部外边缘设置垂直4个吊点,将吊锤设置在吊点上,并且根据吊锤和护筒壁之间距离的大小来对护筒投设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4、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4.1 长护筒埋设方面
        在采取长护筒护壁工艺的时候要参照施工场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卵砾石层的深浅等情况来寻找投设规律。因地层地质条件对施工有巨大的影响,护筒的埋设也是工程项目施工内容的难点之一。在进行施工时务必要进行保护措施,钻机可以在护筒一次性打到位时正常钻入。护筒未能一次性打入,外露在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米时。在这个高度之内钻机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但上下钻具的时间会较长,成孔的难度也会增加,施工时间也会增加。钻进护筒底端时,需要将护筒进行二次下沉,达到设计规定的标高处。护筒未能一次打入,护筒露出地面高度超过1米时,下端底层出现容易塌孔的情况则需要采用短护筒来进行接力。具体操作选用长度更加适中的短护筒进行打入互通后由钻机挖出护筒内的土料,并且用钻头搅动护筒下端的硬层,之后将短护筒拔出,重新将长护筒打至设计的标高处。
        4.2  护筒拔起的问题
        浇筑完成的1小时后,即可拔出护筒。特殊情况也不可以超过初凝的时间段。拔起护筒时需要注意用振动锤进行振动,拔起动作要缓慢而且不可以完全压缩振动锤的减震弹簧。这样能够避免损坏钢质长护筒和振动锤。在拔起钢质长护筒的过程中,振动锤要与之保持一条直线。
        4.3  混凝土面下降的问题
        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为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护筒占有一部分的空间,护筒被拔出后空间变成空隙。在护筒拔出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土料产生一定的振动,进而产生了空隙。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应当计算出护筒拔出后产生的空隙体积,在保障混凝土能够达到设计需求的标高后,在这个基础上超灌1~1.5米左右。
         结束语: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的规范标准加强现场的监管,并且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同时也要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具体流程。在保障作业设备能够顺利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而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星, 隋宝梅, 李云飞. 振动锤下设长护筒工艺在软弱复杂地层中的施工应用[J]. 四川建筑, 2018, 第38卷(6):214-215.
        [2]杜帆. 长护筒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机械, 2019, (4):119-121,124.
        [3]魏鲡鋆WEILi-yun, 周波ZHOUBo, 刘栗军LIULi-jun. 旋挖钻全跟进式护筒钻孔施工工艺探讨[J]. 价值工程, 2020, 第39卷(2):173-175.
        [4]陈雪峰, 孙金柱. 振动锤下钢护筒气举反循环清孔旋挖钻孔施工技术[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 第46卷(1):7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