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帅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10007
摘要:随着时代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与功能要求在不断增加,建筑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房屋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而很多建筑企业为了缩短施工进度,都忽视了施工质量这一要素,所以近年来,房屋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裂缝问题就是房屋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类型,房屋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裂缝问题的重视,切实解决房屋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很多建筑企业都是在房屋建筑发生裂缝后进行补救,而这种处理方法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裂缝问题,在解决旧的裂缝问题后,又会有新的裂缝问题产生。所以想要彻底预防裂缝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对裂缝的成因的全面的掌握,这是当前建筑企业需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危害;预防
1建筑结构发生裂缝的危害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应力达到极限值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所致,一旦出现裂缝就预示着建筑结构强度出现问题。具体而言,房到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构整体强度受到影响。一旦建筑结构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就会直接接触空气,提高其发生锈蚀的机率,削弱钢筋对结构的支撑作用,主体结构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建筑结构的钢性会受到破坏。如果不加干预、整治,建筑结构裂缝的发展是持续生的,久而久之会直接破坏建筑结构的刚度,导致结构发生变形。最后,建筑结构的抗剪承载力也会受到影响。裂缝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强度与刚度,随之而来的结构抗剪承载力也会减弱,发展到一定程度结构会受到毁灭生的破坏。
2建筑工程中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结构裂缝
在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是运用最多的材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这和混凝土的结构形式以及组成材料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混凝土施工后还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房屋结构裂缝的情况。从混凝土自身特点分析,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可以分为冻融裂缝、收缩温度裂缝以及水化热裂缝等。所以在解决结构构件裂缝问题时,可以从混凝土结构受力特点以及这几个因素入手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2砌体结构裂缝
对于砌体结构裂缝这一问题来说,首先一个原因是应力集中导致许多裂缝的出现,并且这些裂缝大多数都是斜向的,也有一少部分的裂缝是呈水平状态的,这种裂缝在一些房屋砌体薄弱的部位出现的比较多,例如:混凝土大梁上部和下部或者是一些门洞口上。第二个原因是温度的原因,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并且温差也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砌体结构会和楼盖之间相互制约,由于温度的原因而形成变形的情况,受到温度的影响房屋承受能力和砌体之间的拉伸强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到达了极限,那么这时会在房屋中出现裂缝的情况。最后一个原因是干缩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来说,一些裂缝会呈现出不规则的情况,并且这种裂缝是发生在墙体结构的抹灰层内,这种裂缝的宽度相对较小,也有一些裂缝是发生在抹灰层外部,这部分裂缝很少会扩散到墙体内部。
3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3.1科学设计房屋建筑结构
首先,保证均衡的结构受力。在工程结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建筑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建筑结构的受力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师更需要详实、准确、精确的数据支撑。
结构受力设计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把握基本的受力原理,明确建筑结构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合理应用构件抵御外力干扰,提高建筑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改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钢度,避免由于建筑结构受力不均衡而出现的裂缝问题。其次,优化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房屋建筑结构中某些部位出现裂缝的机率要高于其它部位,因此要着重加强这部分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比如构件设计要采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或者地基沉降产生的附加应力也会引起裂缝问题,此时可以结合勘察数据优化钢筋结构方案。最后,优化预应力结构设计。预应力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预应力、几何结构、钢筋结构等多个因素。比如在平面布置建筑结构时,要保证平面的规则性,如果平面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凹凸口,则需要加厚周边的楼板,提高配筋强度,也可以在边缘部位设置拉梁,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合理控制整个建筑结构的长度,如果有必要可在下梁与楼板之间的三分之一处设置后浇带,注意隔开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如果建筑工程对于结构整体的长度有特殊要求,则要分析可能发生变形缝的情况,在对应结构部位设置后浇带或沉降缝,减少裂缝发生的机率。
3.2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
首先,施工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高水泥的应用效率及效果。温度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虽然温度裂缝很难避免,但是合理控制温度条件可以降低裂缝的发生机率,提高结构的整体质量。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大量的热量会聚集于水泥内部,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应用水泥。其次,提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效果。浇筑混凝土时要尽量减少高温作业,特别是大面积混凝土结构,需要采用合理的降温措施,以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再次,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在选择原材料时,要分析其产地、设计要求、结构受力荷载、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严格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严禁不合格材料入场,做好每批次原材料抽样检测及留样工作;其四,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因此要合理确定各个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如楼板与梁、柱与墙体需要采用同等级的混凝土,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后,提高配筋设计的科学性。混凝土内部配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变形能力,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问题。建筑配筋设计一般采用双层双向通长的形式,既可以控制裂缝出现,还可以提高梁板的强度与稳定性。
3.3裂缝处理措施
房屋建筑结构发生裂缝时,还需及时进行处理,对此,就需要根据裂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对于一些较小的裂缝,就可以应用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在表面涂抹加固材料以及表面进行贴补。如果混凝土结构出现细小裂缝,在拆除的过程中需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一般选择使用表面处理技术,例如灌浆树脂材料,能有效加固结构,防止出现裂缝现象。而对于裂缝较宽且深度较大的裂缝,则可以采用填充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即裂缝处开一个V形槽孔,然后做相应的填充修补,从而能更好地确保填缝质量。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对房屋裂缝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筑材料等因素对建筑物裂缝的影响是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必须系统地考虑。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与施工人员应当结合现场施工需求以及产生房屋裂缝的因素入手,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施工,尽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或者能够有效控制裂缝的发展在允许范围内,并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在后续使用中建筑物出现裂缝的问题,保证建筑物安全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夏涛.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4-25.
[2]王翔翔.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222-223.
[3]刘威.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23(4):159-160.
[4]苑振芳,刘斌.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建议[J].建筑结构,2000(8):1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