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培训工作重在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忠鹏 李林洞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于抢险人员培训十分重视,目前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仍处在新老交替阶段,如何做好黄河防汛技术的传承和发扬,创新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忠鹏   李林洞  
        济南黄河河务局章丘黄河河务局   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于抢险人员培训十分重视,目前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仍处在新老交替阶段,如何做好黄河防汛技术的传承和发扬,创新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的特点和近年来各级防汛抢险技术演练过程中存在着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抢险技术不够熟练,抢险队之间、人机之间配合不够默契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加大改进措施,创新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培训工作,提高抢险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培训;工作;创新
        引言
        抢险培训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活动,讲授法、视听法这些传统的培训方法,虽然简便易行,直观鲜明,便于培训者控制整个培训过程,但弊端是单向信息传递,学员的接受效率低,且反馈与实践性较差。集约化的“集”是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管理方法,建议将其应用于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的管理和组建中,以更好地发挥抢险队的作用,真正实现管打管用的目的。
        1概述
        黄河防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历年来,国家对黄河防汛极为重视,经过60年的治理与开发,黄河下游已初步建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治理方略,防洪非工程措施不断完善。由于黄河为多泥沙河流,来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水沙异源,泥沙淤积加重了两岸堤防的防洪压力,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为适应黄河下游情况多变、险情复杂、抢险任务艰巨的特点,组建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反应迅速、机动灵活、能打硬仗的专业机动抢险队伍非常必要。
        2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培训工作重在创新
        2.1有偿使用,建立合理的社会化队伍抢险补偿机制
        《防洪法》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以事定费,费随事转”的基本原则。因此,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组建社会化机动抢险队和参加防汛抗洪抢险既是应尽的义务,也有获取补偿和得到报酬的权利。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保证社会化抢险队日常办公和技术训练需要,是社会化抢险队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条件。由于防汛抢险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突发性和几率性,建议建立“两部制”经费补偿机制。一是基本经费,保障为参加防汛抢险准备而发生的日常性费用,如培训费、专用工器具维护费等,双方协议确定,按年支付;二是抢险费用。完成抢险工程量应该得到的报酬,如机械费、燃料费、人工费等,按照国家有关定额标准,以实际发生的工程量结算。
        2.2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组织培训
        除正常的技术培训外,应突出训练重点,一是以指挥员、技术骨干为重点。以应急反应、快速机动、野外保障、抢护方案制订、组织指挥及各种险情救护的协同为培训内容,全面提高抢险队整体抢险能力。二是以机械化抢险培训为重点。机械化抢险具有减少人力数量、减轻劳动强度、控制险情快、工效高等特点,在洪涝灾害抢险中应用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应用培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有必要聘请有资质的技校老师授课,重点讲解施工机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吊车及叉车等机械的日常维修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人机配合需注意的事项。

三是以抢险信息化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抢险队的信息化程度,聘请熟悉黄河通信情况的专家,讲解前沿防汛抢险通信设备应用,如何将出险现场与指挥中心间的传输,友邻抢险队伍间如何进行信息沟通等。
        2.3妥善解决经费问题,保障抢险队正常运行
        建议通过财政预算解决以下经费:一是抢险队员的工资。抢险队员大多由运行观测人员兼任,按照财政预算已为其拨付大部分工资,但尚有小部分工资由水管单位依靠其他经营解决,建议足额拨付抢险队员工资。二是抢险队培训费。可以成立专项基金,保证抢险队最基本的学习、培训、演习费用。三是基础设施运行费。现在抢险队无仓库、无办公学习场所、无集中待命场所,建议按队伍人数制定相关标准,拨付抢险队基础设施运行经费。
        2.4增加水百单位绷制,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机动抢险队编制一般为50人,正、副队长、技术指导、抢险技术人员、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其他辅助人员。建议每支机动抢险队配备20人管理和抢险技术人员,由黄河职工担任,在水管单位编制中增加机动抢险队人员编制,实行专职管理,有利于对抗洪抢险和经营活动管理。其余30人可明确由社会聘用,主要聘用有机械操作、维修特长的合同工,或吸收黄河职工子弟。进行专门培训,使其掌握机械操作、维修技能,既可以解决黄河职工子弟就业,又可以满足机动抢险队人员配置,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并保持相对稳定。因为机动抢险队人员全部由黄河职工担任是不现实的,也与目前用工社会化的大趋势不符合的。建立灵活、结构合理协调的用人机制,是保证人员结构和数量的必由之路。
        2.5培训是黄河治理千秋伟业的传承
        自古以来,黄河以其多沙、善决善徙、沿河多灾多难而著称于世,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得到有效治理,在与黄河洪水抗争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抗洪抢险的专家、学者,他们系统总结了适合黄河特点的抢险技术和技能,供抢险借鉴和使用,对我们黄河人来说,这些技术和技能是应知应会的。目前这批老专家年事已高,通过培训、技术比武、抢险演练、传帮带等多种手段,继承发扬好传统防汛抢险技术,培养一批中青年抗洪抢险专家,已迫在眉睫。
        2.6公开择优,确定实力雄厚的社会力量组建机动抢险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是防汛抗洪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防办是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各级防办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承担防汛抢险任务的社会力量,组建机动抢险队,由防指办公室与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签订意向性协议。
        2.7加强设备操作、维修知识培训,确保人员、财产安全
        利用非汛期空闲时间,聘请专业人员和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讲课,系统学习各种机械的原理和维修保养知识,使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都能够独立操作和按规定保养设备。积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参加相关培训班,严禁无证上岗。对无维修价值或达到规定报废条件的机械设备及时报废处理,对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再次使用前必须进行鉴定,以确保人、机安全。
        结语
        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目前,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深化机动抢险队改革是防汛抢险所需,形势发展所趋。机动抢险队整合更名后,新的机动抢险队规划未实施,抢险队人员、经费不到位,依托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组建社会化机动抢险队,是当务之急,也是无奈之举。在改革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建立机动抢险队社会化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保证机动抢险队建设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赵建勇,武模革.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建设管理探讨[J].山东黄河,2006,1.
        [2]李希宁,薛庆宇,于晓龙.山东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问题与对策[J].中国防汛抗旱,2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