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叶经通
[导读]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经通
        46002519820712****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和废物排放条件。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
1.1模板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施工内容主要包括:①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制作和安装模板,在实际的安装过程,要想有效地提高模板的安装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布设标高控制点的控制力度;②在安装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安装二层梁模板;③完成模板安装工作之后,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模板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验收和核查。在模板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合理地安排模板施工区域中的流水线,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日后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提高整体的模板周转效率,进一步加强对模板使用量的控制,并降低有关此方面的成本开支。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单位的成本开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1.2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建造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中运用范围较广的传统技术。依据不同设计,桩基础建造技术分为两类:正常建造的极限状态、承受能力的极限状态。建筑施工中运用的基桩依照承受形状可分为两大类:摩擦型桩、端承型桩。摩擦型桩被划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两种;端承型桩也可以被分为端承桩、摩擦端承桩两种。两个摩擦型桩桩顶纵向的承受能力一般都是由桩侧的阻力所提供,端桩的阻力基本能够加以忽视。两个端承型桩桩顶纵向承载的能力则由端桩的阻力所提供,桩侧的阻力基本上也可以被忽视。如果依据成桩的方式分类,就可以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三种不同种类,基桩的材料也有一定不同,能够分成钢桩、混凝土桩、木桩。之外,地基基础如果存在差异,则也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来明确与之对应的施工材料和方案。因此,建筑建设桩基础的施工环节第一步要做得即挑选、确定桩型。
1.3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主楼与第一层裙房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其目的是对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影响,帮助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混凝土与空间进行完全隔离,使其存在环境较为密闭。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混凝土表面涂抹化学药剂,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钢筋数量较多,则会在质膜形成过程中出现更多问题。因此在开始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后浇带施工工作重点,提升后浇带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研究,通过人为干预对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2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措施
2.1积极应用创新型建筑工程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企业实现建造技术创新,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更能降低建造成本并提升工程的施工速度,从而帮助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延长,更好坚持生态友好观和科学发展理念。所以,建造市场的创新建设工程技术可以为建筑领域的革新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从而推动经济和环境双重指标的优化,促进建造企业的发展,并为其增强综合全面的竞争力。

此外,通过实现建筑建造的技术创新,建造单位可以在自身的技术方面实现对施工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整体流程的工艺更加完美,来满足当今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并且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能为建筑单位的国际发展奠下基础。
2.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以BIM技术为例
①三维立体化的施工技术管理模型
         BIM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三维立体性,该特点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施工技术模型,增强模型的动态性和可视效果。使其施工技术模型呈现出更加全面具体的数据和问题,增强数据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建设单位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②施工技术管理模型的信息关联性强
         在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其呈现出的项目模型中的每个环节的数据具有相应的关联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查找和分析过程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查找的数据相对独立,严重降低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在使用BIM技术进行数据查找时,只需将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就会呈现出与信息相关的所有数据,更加快捷高效。并且,如果工作人员对BIM模型中的某个数据信息进行修改,那么与此信息相关联的所有数据都会进行自动修改,使得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过程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
③项目管理信息更加全面具体
         利用BIM技术进行的建筑工程项目时,其信息更加全面具体。其中包含的数据不仅仅是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基本数据,还包括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相关建设单位、施工人员、施工管理过程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几何信息、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安全性、施工材料标准、设计要求等,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包括其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和整体施工量的要求等。这些数据信息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专业化、全面化的数据决策支持,能使其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2.3提高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管理
        设备管理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相关建筑工程设备需要在施工人员开展施工工作前准备完毕,因此管理人员要充分把握设备安装时间,同时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预留相应的操作空间和操作位置。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在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后续实际施工需求,保障建筑居民的生命安全。
2.4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高素质专业人才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相关工作的质量;当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建设时,为了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进行保障,相关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以此来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加强其自身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的提高,并对其自身的工作意识进行培养,进而促进建筑工程自身质量与使用寿命的提高。
3总结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要想更好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结合实际需求优化相关的施工技术,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还需要重点把握施工要点,切实有效地优化各个施工环境,提高房建施工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领域内,不断出现新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过去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缺点,并且与新时代建筑工程的需求更加吻合,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果,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晓明.解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5):P.13-14.
[2]杨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环球市场,2019(11).
[3]钟苑.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9,000(007):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