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宜
重庆力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大足 402360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应加强对于管理机制、原材料及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要点的额控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施工技术执行标准,加强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管理,强化施工团队培训,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提升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控制要点;优化措施
近些年,建筑行业蓬勃发展,201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84万亿元,完成竣工产值12.38万亿元,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44.16亿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0.24亿平方米,行业整体需求持续旺盛,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升[1]。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当前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基础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明确其实施流程及操作规范,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强化对于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因素的控制,确保施工技术效用的发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标。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分析
1.1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项目施工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优化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加强施工现场管控,方可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安全展开。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提升,管理机制却未进步,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导致施工流程混乱,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问题频出,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1.2原材料及机械设备
原材料质量及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中的控制要点之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对原材料质量缺乏严格管控,在原材料采购、质量审核等环节,存在不少漏洞,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为了个人利益,收受贿赂,采购不合格的劣质材料,而且,部分单位内部形成利益群体,原材料采购、出入库质量检测等环节的工作人员沆瀣一气,导致劣质材料直接用于施工中,造成“豆腐渣”工程[2]。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操作不规范、管理不精细,会导致施工精准性不达标,影响到施工技术实施效果,也应加强管控。
1.3施工人员
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大,各项工作由项目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一线施工人员以及劳务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其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及安全。以施工人员为例,作为施工方案的执行者,不少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欠缺,未能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方案,流程不严谨,操作不规范,比如说在混凝土施工中,未严格控制下料厚度、高度,没有很好地把握振捣时机频率以及机械进入混凝土的深度,将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增加裂缝、蜂窝等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2.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依照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及行业规范,建立健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细化施工职责,明确各个环节各个项目施工质量的负责人,层层监管,逐一落实,将施工质量问题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以绩效决定员工薪资,督促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提升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度。积极落实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发现质量问题,限期整改,技术人员常驻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操作是否规范,如操作不规范,及时纠正。
2.2明确施工技术执行标准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施工工艺不断更新,施工单位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施工技术执行标准,对全体施工人员展开技术培训。以钢筋施工技术为例,应结合配料表,核对钢筋尺寸,检查钢筋有无锈蚀、变形等质量问题,检测其抗拉强度,若原材料质量达标,即可按照设计图纸,对原钢进行除锈、调直、下料切断、弯曲成型等加工工作,完成后随机抽查,检测钢筋质量,如无质量缺陷即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绑扎,可选取的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及焊接,施工人员可根据钢筋级别,选用适宜绑扎方式,绑扎顺序为柱、梁、板、底层筋、第二层筋及负弯矩筋,严格把控主筋、箍筋等各部分的尺寸,平直部分长度应大于等于10倍箍筋直径,柱箍筋端头弯曲度为135°,把控好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初距离,这一参数以10倍钢筋直径为最佳,接头不得处于钢筋构建最大弯矩处,钢筋结构拉应力区域应用一级钢筋来绑扎接头末端[3]。
2.2加强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管理
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作商家,采购具备出厂合格证书、质量检测证书的建筑材料,材料运输到达目的地,由专业人员对采购的材料进行审核,核对原材料、半成品名称、数量、材质、尺寸,检查材料是否存在外观缺陷,是否过期,检测性能是否达标,通过检测的按照要求入库储存,做好防水、防潮、防火措施。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根据施工方案,选定施工机械设备,在合适时间点购买或租赁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进程组织设备进场,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章制度,明确操作流程及技术标准,明确每台设备的操作人员、养护管理负责人,做好设备日常养护检修工作,优化设备运行参数,调节设备运行时间,及时更换故障零件,确保机械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2.3强化施工团队培训
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人才竞争意识,不断充电学习,掌握当前建筑施工常用的技术工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主动承担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培训,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召开知识讲座,或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让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当下应用率最高的施工工艺,熟悉相关技术流程及操作规范。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督促管理人员学习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及手段,提升其质量管理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严格把控施工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性,杜绝质量缺陷,严格遵守施工安全守则,高空作业做好防护措施,按照要求操纵机械设备,确保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4]。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利润可观,业务多,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施工管理理念,把握住施工技术这一核心要素,提升管控力度,确保施工质量达标。施工技术执行受到管理机制制约,为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实施效果受到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影响,需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强化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技术由施工团队执行,需加强对于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从而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执行,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5]。
【参考文献】
[1]于乐群.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20.
[2]丁鹏.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与方法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0):70-71.
[3]高荣华,冯飞,张前进,周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2.
[4]陆健,陆总兵.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8):12.
[5]杨高升,张梦雨,贾建尧,丁继勇. 基于SNA的工程组织BIM采纳提升路径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20,53(04):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