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陈祥龙 徐永超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陈祥龙  徐永超
        河南品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成为国民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建筑工程结构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其中框架结构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建筑框架结构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规范标准规定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类型。文章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因此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须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
        1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1.1裂缝
        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不管是大裂缝还是小裂缝,出现了之后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裂缝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会导致更多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巨大的损失。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时,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会下降,整体承载力也会降低,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从而减少裂缝[1]。
        1.2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露筋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包括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的结合可以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强度,混凝土也具有更好的黏结性,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外露会影响混凝土的完整性,对混凝土造成损害,从而给建筑工程带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具有高黏度的混凝土,将混凝土和钢筋混合,保证两者的充分接触,从而有效避免露筋,如果混凝土的黏合度较差,则难以覆盖住混凝土,从而出现露筋等质量问题。
        1.3麻面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经常会出现缺浆、麻面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整体质量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却给建筑物的美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麻面的出现主要是混凝土的调配不达标、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够光滑等,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混凝土的使用,减少麻面现象,保证建筑物的外观不会受到太多因影响[2]。
        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工作,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防止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因温差导致裂缝出现,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2.2材料选择和配比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材料的选择和配比要求较为严格,在混凝土结构中水泥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须做好水泥的选择,根据施工的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泥,另外,对于其他材料的选择,也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需求选择细砂或粗砂,必要时要选择不同功能的添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结构配比的准确。
        2.3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搅拌技术进行合理控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按照制订好的搅拌流程进行搅拌工作,重点对材料的投放顺序、重量和搅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结构搅拌时还需要用到搅拌机,具体的操作要按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在进行搅拌时要注意水泥首次投放料不宜过多,每次投放材料时要将搅拌机中的水泥清理干净,水泥的搅拌时间须按照施工标准确定[3]。


        2.4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模板的高度、位置、尺寸、强度和硬度等方面进行仔细检查。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尤其是淤泥和油污,并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保证模板内不存在积水,在进行浇筑时,要由低往高分层浇筑,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情况确定每层的厚度。
        2.5混凝土运输时间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路程,采取合理的材料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现象,须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方可使用,因此要合理地安排混凝土运输时间,且应尽量减少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在凝结前能送到施工场地,并进行及时的浇筑。
        2.6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高层建筑评价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指标,而且国家对于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要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施工前期,要对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进行检测,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不同,因此要对各项材料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不能出现材料过度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避免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4]。
        3凝土施工水平的提升策略
        3.1研发新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目前所用的大部分先进技术都来自国外,而我国又缺乏先进的创新技术和科研能力,难以满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创新的重视,加强理论知识的研究,并且充分了解我国当前的施工情况,结合具体情况研发适合的技术,促进国家的建筑混凝土施工发展。
        3.2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重视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掌控,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只有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掌控,并根据施工项目的规定标准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流程进行制定和交流,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各个设计工作人员的严密交流,从而保证设计的严谨性,为混凝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5]。
        3.3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水泥是混凝土施工的必备材料,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保证水泥的质量达标。此外,还需要做好经济成本的计算,减少支出成本。骨料也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选择骨料时要保证骨料满足施工要求,水的应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要注重水的pH值以及离子含量等,在使用时要做好水质的检测,选择合适的水,防止由于水质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禁止使用海水以及一些未经处理的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在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
        [2]唐智.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6):106.
        [3]沈强.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51):11-12.
        [4]李肖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6-48.
        [5]蔡保龙.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24-225+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