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锋 杜闯
河南拓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应用量较大的材料。一直以来,混凝土裂缝都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裂缝;处理对策
引言
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这一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价格低廉、耐磨损程度强,受到了建设单位的广泛喜爱。混凝土在配比和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对质量的把控,否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开裂、坍缩等情况,不仅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当中,需要着重关注混凝土开裂的预防措施,从设计、选材和施工养护等不同的环节入手,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加强建筑体安全性能的保障工作。
1混凝土裂缝原因
1.1温度因素
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混凝土拆模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混凝土中间的水因温度高而产生热量,但是排放的速度很慢,而混凝土外部的散热速度相对较快,这就会使混凝土的内外之间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变形的情况。混凝土在凝固的时候容易出现水热化的情况,其内部的温度会也出现很大幅度的提升,而混凝土冷却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混凝土内部出现高温时,就会导致其体积的膨胀,进而产生表面裂缝[1]。
1.2原材料不合格
混凝土的原材料对于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不同的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都有一个较为严格的标准,而且混凝土在进行配合比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经过层层检验,确认其符合标准之后,才可以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如果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实验,就很容易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导致裂缝的产生及其他质量问题。
1.3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选择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整体质量,一旦施工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结构裂缝的产生。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工序很多,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混凝土的模板在浇筑之前,因为表面打磨处理不彻底使得隔离剂无法发挥其作用,就很容易让混凝土和模板之间出现黏连的情况,产生表面裂缝。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照施工工艺各项指标,防止因工艺流程的选择和控制不当产生施工裂缝,从而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2]。
2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
2.1优化力学设计
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是所有施工的重要参考范本,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力学结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过程,对于公路桥梁在使用中的质量和寿命也会产生直接影响。要求设计人员结合施工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对公路桥梁的力学结构展开合理优化。如对于一些地下水系分布复杂或存在岩溶情况的地区,则需要加强桩基建设工作来提升公路桥梁的稳定性,桩基中使用的混凝土灌注材料也必须保证高强度、高承重能力。而对于一些在梁体或公路面层使用大面积灌注方法进行施工的混凝土材料,需要着重关注其表面张力、内部应力等不同方面的受力情况,避免因为负重过大等原因而开裂,影响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
2.2加强材料检测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整个公路桥梁建筑体施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一方面,公路桥梁不同结构体的施工中对混凝土强度、韧性等要求也存在差异。
如转体位置则应使用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材料,其中的砂石含量应该适度增加,保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而用于公路路面浇筑的混凝土,其平整度和耐磨损能力应当更强。采买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方案中不同的要求合理开展工作,在优化和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为施工企业节约原材料成本[3]。在所有的原材料进入工程现场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抽检,核对其规格和数量,并保证样品的随机性与代表性。
2.3合理控制温度
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其凝结的时间与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受到混凝土原材料本身品质的影响,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会与水发生反应向外释放热量,要求在采买过程中尽量选择水化热程度更低的材料,按照公路桥梁设计需求做好配比与养护的测试。经过充分搅拌与振捣过后的混凝土还须要略微静置一段时间,使其恢复到常温状态,并将混合在混凝土中细微气泡消除,提升混凝土浆体质量。
2.4重视养护管理
在混凝土完成浇筑施工之后,必须要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不会产生质量问题。首先,混凝土的干燥硬化对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湿度与温度有一定要求,不同原料和配比的混凝土凝结时间也存在差异。要求施工人员对于应用的混凝土性能能够充分掌握,及时观察其凝结状态,若出现塌陷或回缩等情况要及时进行修复处理,并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其次,为了更好保证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内外干燥速率一致,有时需要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喷水操作,是其表层能够保持湿润状态。施工人员要能够根据混凝土表面的凝结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若喷水过多可能会引发表面孔隙过大或不平整的情况,而用量过少也会引发内部开裂[4]。
2.5裂缝修复处理
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检测,若发现存在开裂情况,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处理,保障建设的安全性。施工人员要对产生的裂缝进行评估和检测,包括开裂深度、开裂尺寸等,根据裂缝等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复处理办法。对于一些不会对道路桥梁工程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浅表性开裂,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补浆处理即可。施工人员按照原有混凝土的调配比例重新搅拌,使用喷涂设备对裂缝处进行加固补涂,并保证裂缝处填充紧实平整。而对于一些可能会对承载能力造成影响的混凝土开裂问题,则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其进行修复,使补涂材料可以深入到裂缝内部形成良好的连接效果。还可以使用薄膜法在开裂位置的表面上形成强度更高的连接整体。
2.6开展浇筑检测
浇筑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探测设备对混凝土的凝结程度进行检验,对于一些具有隐藏性或细小的裂缝有较为精确的检测效果。探测设备主要是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向混凝土结构发出探测波,浇筑良好位置的混凝土结构均匀,回弹的超声波波面更加平整光滑,而存在裂缝处的混凝土会影响超声波的相位和波面。检测设备通过对超声波回弹的参数分析,能够建立混凝土结构模型,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其中隐藏的裂缝。但这种工艺的工作量较大且成本更高,主要应用于一些对于强度和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部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经常会产生裂缝,而这些裂缝会使道路桥梁整体质量出现问题,使得其在被使用的过程当中不稳定。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当中,需要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不同施工环节,同时也要找到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从各个方面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安庆,马文峰,刘天林.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解决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4):177-178.
[2]杜艳韬,郭海洋,李立坤.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J].城市建筑,2019,16(21):165-166.
[3]孟先礼.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的探讨[J].居舍,2019(20):12+45.
[4]尹平阳.试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