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难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谢广祎
[导读] 近几年我国在城市人口密度方面有所增加,对基础设施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雨污分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和民生联系紧密,能够实现对良好城市环境的构建。
        谢广祎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省岳阳市410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城市人口密度方面有所增加,对基础设施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雨污分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和民生联系紧密,能够实现对良好城市环境的构建。但是雨污分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根据存在问题实施对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在海绵城市这一发展理念之下,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污系统改造,已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加大城市污水处理的力度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使城市的雨水和污水在分流改造之后得到较好处理。本文在海绵城市发展理念下,对雨污分流改造做了探讨和研究。
1雨污分流工程的相关概述
        雨污分流属于排水体制,可以将污水与雨水分开,然后分别运用各自适用管道对污水与雨水进行输送。在此过程中,雨水会在雨水网的作用下直接向河道排入,污水则会在污水网的作用下被收集,然后输送到处理厂处理,在此情况下,能够避免污水以直接的方式进入到河道中,避免河道受到污染。同时对雨水进行收集和集中排放的方式,能够使污水处理厂受到的污水量冲击得到有效降低,保证污水厂在处理污水时的效率[2]。在以往城市发展中,受基础设施落后的影响,没有将水来源作为依据分设排水管道,污水与雨水会使用一条管道排水,排水系统属于合流制。在经济不断发展与环保意识之逐渐增强背景下,加强了市政雨水分流工程的实施,旨在有效利用水资源,在排水时污水和雨水会在管道上做出区分。
2雨污分流改造优点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将雨水输送到污水管道中,通过河流排出,加快了污水收集效率,防止因降雨使地面径流变大,而导致污水溢流对河流以及地下水等造成污染;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另外,因为雨水污染较低,经过分流之后,可以直接排入城市的内河或湖泊当中,通过沉淀就会成为无污染的景观用水,也能够作为公路交通用水。雨污分流之后,雨水重新排入河道,不仅能够防止城市河流水量减少以及地下水水位下降、优化城市雨水资源配置,还能降低人工河道等景观的补水成本,促进城市水性生物多样性。
3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难题
        3.1末端污水处理负担较重
        污水处理厂基本是90%负荷运行,汛期则需接近满负荷运行处理污水。由于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汛期大量雨水和施工降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和施工降水这些“好水”的进入和稀释,使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必须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处投加葡萄糖、乙酸钠等碳源才能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大大增加了运行费用。
        3.2,管理水平急需提升
        雨污分流在实施时,整个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光电、电缆、燃气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好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大致了解管道的基本情况,将施工时对管道线路产生的影响减少。但是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识和知识比较欠缺,也没有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最终导致在不了解管道走向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这种施工状态具有一定盲目性,会对管道、电缆造成较大破坏,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3排水管网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
        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欠账较多。市城区排水管网的现状是,道路污水管网是相通相连的,管网内的污水最终分区域进入污水处理厂;而雨水管网没有形成体系,大部分雨水管内污水混排,未真正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管网长期高水位运行,削弱了强降雨时排水管网收纳能力。


        3.4独立排水系统问题
        独立排水系统指一些临街的商户、门店各自拥有的1套排水系统,但由于排水系统缺陷或日常管理不善,导致管道堵塞、污水溢流或污水排入雨水系统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场调查发现,改造范围内餐饮门店排水未设隔油池或隔油池堵塞,洗车店废水漫流至雨水口或直排至雨水口等现象普遍存在。
4老城区雨污分流流改造策略
        4.1总体思路优化设计
        合流制排水体制转变为雨污分流制,需要经历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道建设、各个街区雨污分流改造4个阶段。其中,截流式合流制是近期内控制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道建设是实现雨污分流的前提条件,各个街区雨污分流改造是实现雨污分流改造的关键步骤[1]。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对策有:源头控制、管路控制、存储调蓄、末端处理4项措施。源头控制从水质、水量2个方面减少径流量,主要措施有:排污源头改造;铺装渗透性地面;加强固体废物管理,街道清扫;清洁雨水口;控制土壤流失等。管路控制主要包括:选取合适的截留倍数;管道的冲洗;渗漏和渗入控制;管线的原位修复。
        4.2按照区域排水体制分类设计改造
        ①针对已有分流制系统的改造,原有的系统中相应的城市外道路及街道都以有相应的雨污分流管道,而城市内部也有相应系统。改造中应当对混接和乱接的管道进行修正和改进,使城市外雨污管道和城市内的雨污管道相衔接,促进城市雨污分流管道的进一步完善。②针对合流制系统的改造,相应城市外的道路和街道中都有相应的雨水和污水两条管道,城市内为合流制系统。因此,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时,可以把原有的合流制管道改为雨水管或污水管,然后在新增一套雨污管道,使雨水和污水形成两套独立的系统,让两套系统分别和城市道路与街巷中的雨污管道相连接,最终促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
        4.3严把质量关
        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避免过度建设增加投资,又要保证改造效果,实现雨污分流。基于旧城区排水系统复杂的特点,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应根据改造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造方案,避免将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地运用到设计过程中。(2)设计过程中应分阶段有目的地多次踏勘现场;全面梳理复核物探成果,发现问题及时与勘察单位沟通;积极与居委会、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对接,核实改造区域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对现状排水系统进行评估。
        4.4建筑合流立管改造
        针对一些阳台功能有所改变的建筑,例如洗衣机设置在阳台,需对合流立管进行改造。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为了避免立管改造对房屋结构造成影响和破坏,一般将合流立管改造为污水立管,并在其旁边新建雨水立管,将原有立管在屋面以下截断,与新建的雨水立管连接,将屋面的雨水分流至新建雨水立管,使屋面雨水排入地下的雨水管网中。该方案可避免屋面结构受损、漏水以及屋面雨水收集不畅、造成积水等问题。
结束语
        在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下,雨污分流改造相对艰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因地制宜,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收集能力,使雨水和污水有序排放,提高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之后,要加强管道维护和管理,保障其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晓静,姚春云.关于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长效管理的思考[J].上海水务,2018,34(04):72-74.
[2]钱伟兰.城市雨污分流排水管道改造技术情况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2):98.
[3]赵一涛.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的措施及作用[J].山西建筑,2018,44(31):121-122.
[4]胡汉文,陈育盛.关于广州柯木塱村雨污分流改造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68.
[5]刘沛.青浦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法的研究[J].居舍,2018(15):179+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