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语涛 王翔宇
[导读] 伴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控制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气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实际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语涛  王翔宇
        河南省良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控制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气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实际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提供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结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升我国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1特点分析
        1.1电气自动化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指电气工程自动化管理。随着工业革命开展,人类借助各项技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与生产效率。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信息技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建设也迎来了新契机。电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各项数据资。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数据变化预判故障,并进行智能预警,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各项管理操作,提升管理效果。此外,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其具备紧急处理能力,能够智能断电或者采取其他代偿方案,减少工程故障所带来的影响。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远程控制系统,集成管理各项设备,提升管理效率[1]。
        1.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高阶发展阶段,并通过各项技术手段影响企业生产、管理。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具备机械技术优势,并且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提升系统智能性。综合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是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结合产物,并且涉及仿生学、心理学以及认知学等多个领域知识,能够处理复杂的自动化控制问题,整理各项数据信息,并且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控制。
        2优势
        2.1稳定系统运行
        人工智能技术依托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但在逻辑思维能力上高于传统计算机技术,并具备数据计算优势。因此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采用此技术,可以借助系统精准的数据计算能力,科学控制设备运行,避免人为控制设备运行带来的风险。一旦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系统也可以在设备传送出异常数据信息后,及时进行预警,让控制人员立即做出管理决策,安排设备检修人员探查实际情况,尽快恢复设备运行。因此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稳定系统控制状况,提升系统可靠性[2]。
        2.2即时控制
        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多年,从简单的机械操作到智能化管理控制,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人们对于设备的控制能力也不断提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将各项设备纳入系统管理中,解决设备控制问题。电气化自动控制过程中,设备数据响应时间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响应时间更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各项数据时间,系统也更加灵敏,可以及时获取各项数据信息,并做出正确、快捷指令。
        3具体应用
        3.1电气自动化设备
        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结构错综复杂,无形中增加了操控的难度,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一方面需要技术人员懂得机械电路原理,另一方面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排除设备故障,这样才能对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有效的操控,进而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实现工业生产。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由于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具备了连贯性,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汽车生产为例,在汽车生产线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汽车生产中的焊接环节,在整辆汽车中,焊接点的数量达到上千个,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统对这些焊接点进行自动化焊接控制,在人工智能的操作下,可以有效避免出现错焊、漏焊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利用焊接机器人开展焊接工作,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焊接,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3]。
        3.2电气自动化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由于引入了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主要包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三部分内容,在人工智能技术中,通过神经网络模块对整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和控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通过对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4]。在专家系统模块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系统自检提供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使系统可以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模糊控制模块具有人工智能思维,利用“人脑”进行系统的模糊控制,相对于传统的精确控制来说,模糊控制在应对复杂的操作控制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3.3诊断电气系统故障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可以自动监测电气系统,在某些方面取代人工发现潜在故障并给予智能化处理,故障无法处理时,就会及时击发报警,避免故障引发损失。在电力系统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这是因为,在电力系统中,尤其是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对这些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维护,需要带电作业,否则停电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按照传统的检修方式,进行带电检修一方面危险,另一方面检修效果不好,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电力设备实现了智能化自检,并且检测数据可以与指挥中心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准确判断,并及时排除。在电力系统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组建人工智能自动化变电站,不断提升电力输送能力[5]。
        3.4优化资源
        在传统的工业化生产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通过人工方式操作传统的机械化设备,并且还要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修与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等。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相互衔接,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条生产线产生影响。在以往的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标准,避免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生产,基于此,需要提高人工操作水平,确保流水线生产顺利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只是一部分,对于非人工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需要技术精湛的技术员、工程师完成操作、维护等,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工检修。反之,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自检,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转效率。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是我国电气工程系统自动化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电气工程要充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发展中所展现出来的优势,将其深入应用到电气工程的各个环节,促进电气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更加高效的融合,进而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发展注入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侯伟东.浅谈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19(11):176+186.
        [2]李颖.探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83.
        [3]李兵.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26+16.
        [4]郭秀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31.
        [5]章亮,雷丽秀.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J].数码世界,2019(05):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