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檀晓丹
[导读] 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便捷交通的支持。作为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构成部分,道桥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在逐年增大。
        檀晓丹
        13013319911213****  
        摘要: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便捷交通的支持。作为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构成部分,道桥工程的数量和规模在逐年增大。道桥工程建设周期长,也会耗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因此保障道桥工程质量是提高交通运输水平的重要途径。道桥软土地基十分常见,为了后续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如果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会显著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当道桥正式投入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威胁到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障道桥工程的施工成果符合规范,施工单位可以从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入手。加强对处理环节的把控,做好质量验收工作,研发使用更为先进科学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但是软土地基的出现一定程度制约着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施工风险,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道路桥梁施工稳健发展。
1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特征分析
        1.1含水量高
        基于软土地基含水量一般保持在34%~72%之间,正是由于数值较高,使土层结构处于流动的水体之上。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经常出现大量的淤泥,这对于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工程施工的期限被延长,施工的难度增加,而想要提升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就应该采取专业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1.2地基抗剪度较低
        软土地基的抗剪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排水条件的影响,如果要想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就要将地基土层的排水性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深度的不断增加,软土地基在施工所需的强度及负荷量也在不断地加大。通常软土地基抗剪强度在10m范围内时,其具备的强度在5KPa-10KPa,随着地基深度的不断深入,其抗剪强度也会以1KPa-2KPa的强度加大。
        1.3地基松软不坚固
        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土壤通常较为松软,其土壤呈现蓬松的状态,难以坚固的凝结在一起,软土地基的可压缩系数为0.5MPa~1.0MPa,这样的软土地基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地基土层排水固结较为缓慢。如果软土地基的土层中存在软粘土结构,就会因为其中的未完全固结土而导致低级的稳定性、坚固性较差。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措施
        2.1高强度的夯实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施中,施工单位可以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施工技术对存在的地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施工单位还应该应用强度较低的施压管理方法夯实地基,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用强度低的施压技术不能有效增强整体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对后期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没有帮助,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应用高强度夯实技术,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该项技术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夯实设备,聘请能独立操作夯实设备的技术人员,但是施工单位在应用高强度的夯实技术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耗费的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程量较大,整体施工成本随着施工作业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所以施工单位要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之前先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状况,保证后期应用高强度夯实基础处理地基以及提高地基处理的效果。此外,施工单位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检查地基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以此提高整体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为行车和行人提供安全保障。最后,施工单位应当积极研究市场上处理软土路基的相关技术,并与外部的设计单位合作,借助设计单位的专业设计技术设计出处理软土路基的技术方案。


        2.2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排水固结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对软土地基施加压力,促使软土层不断地压缩,促使地基强度不断地增高。为了强化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效率,可在土层与地基之间设置适量的垂直排水柱,这样就能够大大的增强地基的抗剪强度。通常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可将填土法、排水固结法及加载法联合使用,因为地基中含有的土层土质不同,仅仅采用一种加固方法很难保障地基的稳固性,例如:在泥炭质地基中采用排水固结法取得的效果就不够显著。
        2.3土质换填法
        倘若道路桥梁施工期间的软土地基不能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的具体强度与稳固能力,就能够运用土质换填法来加固软土地基。详细的施工流程是:利用局部位置或是全部位置的基坑通过开挖的形式将软土地基当中土层比较薄的并且土壤质地强度不高的土层挖出来,然后埋填处理,这期间一定要选用强度高的材料来做出回填处理,比方粉煤灰或是砂石等高强度的材料。在回填处理施工结束以后,应该利用夯压机械对回填的区域实行夯实施工,如此有益于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能够稳固地基的材料密实,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固能力以及强度,有益于提升软土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继而使得改变以后软土地基能够符合道路桥梁施工的具体需要,提升道路桥梁在后期使用期间的稳固能力以及安全能力。
        2.4砂垫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最大的问题就是土质松散,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常常采用铺砂垫的解决方式,加入砂垫层材料,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土的硬度和支撑能力。砂垫层是一种透水功能优良的施工材料,相当于一层滤水网,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但并不是所有软土地基都适合这种方法,只有在土壤层较薄的软土地基上应用这种方法,砂垫层材料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对于那些土壤层较厚的软土地基,铺砂垫层显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这是由于地基高度不好控制,只会对砂垫层造成浪费。可见,选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要以地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2.5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固结工作
        由于路基中的水分含量较多,只有有效排除土壤中的水分,才可以提高软土的固结程度,为后期的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路基中的水分得到充分排除后,路基就会发生固结现象,可以通过预压处理来进一步提高路基的强度,进一步增强路基的稳固性,让其成为合格的施工地基。可以将垂直排水管安置到黏土地基之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抗剪能力,提高路基的固结效果。通过高强度的路基预压和垂直排水管道的设置,可以给软土路基带来更好的加固效果。
        2.6加筋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向其中增加钢筋,再利用砂石垫层方法来保证软土地基乃至道路的承载能力,对于强度方面来看,软土层结构以及复合层结构存有不同,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利用排水固结法,能够让路面变得更加光滑平整,增强道路桥梁当中软土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还应该集中布置土木格栅,同时检测道路的软土质地,将软土地基上面的垃圾清理干净,在铺放土工格栅期间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将捆绑、固定等施工内容做全面,让地基上表层能够铺设匀称,待铺设匀称以后要反复试验,以确保软土地基的施工品质。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是市政工程中的一种,其也是与广大市民有着密切关系的工程建设,如果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城市发展、市民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工程地基进行妥善处理,尤其是处于软土层的地基采用有效的加固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以上主要对几种软土地基常用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毛浓庆,于雅琳,李腾林.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8):149~150.
[2]刘洋.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3(18):105~107.
[3]罗羲,王月明,伍龄童.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科技视界,2016(19):192+228.
[4]姚彦.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2):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