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乐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325000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需要高中语文教学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高中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贯彻落实,合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流于形式化,最终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文献的阅读,结合当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并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教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自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全面推进和发展以来,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尝试了各种对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但其最终教学效果往往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唯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基于此,笔者就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反复不断的实践教学研究,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再从大胆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完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目的。
一、合理“使用”高中语文教材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板块容量相对较大,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将教材内容分析透彻,从而根据总结、归纳出的不同教学板块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教学,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抓住讲解的重点对其教材内容展开讲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尖锐问题。
例如,语文教学老师在展开必修板块的教学时,要对教材中的内容分别进行处理,具体来说:“梳理探究”留给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使用;“名著导读”利用早读时间和晚自习时间进行自主拓展学习;文言文和诗词、散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详细的探究学习。像上述这样将教材内容分门别类的划分后教学,才能规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等问题的出现。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高小组合作价值
只有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奔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去,才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设立有思考价值和探究深度的问题,进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表达欲望。除此之外,由于语文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答题的特点,所以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在此时就显得格外重要且必要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观点的碰撞会加深学生对该语文问题的理解,长期以往下去,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
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课文注释对其进行自主阅读理解,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本词上片中出现的景色引发了作者怎样的哲理思考?诗中如何从写景过渡到抒情的?其次,学生带着自身思考的答案放到小组中去交流、探讨,通过探讨得出珍惜青春年华、不虚度时光的总结。
三、切实保证每位同学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
上述问题中,笔者就学生对语文问题进行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后,再对小组合作的小组探讨合作情况做简单的分析,更深层次的情况分析是老师针对教材内容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只是高中语文教学老师对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种理想化状态,实际上,小组合作探究并不见得每一位同学都会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总有一些学生对其问题的解答工作包办下来,也有一些学习不积极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充当旁观者的身份,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就要对小组合作的学习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切实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
例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像小组组长设立、中心发言人设立、讨论会议记录员设立、讨论结果整理员设立、补充汇报发言人设计等等,这样每位同学都能够根据自身的身份清楚地知晓自己在小组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而让每一位同学都认为自己是这个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人员,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高中生自身学习状况为出发点,以“教”、“导”、“学”为载体展开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成果,实际上本文仅仅是从三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和分析,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和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其有效教学策略并不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基于此,在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改进、完善和反思仍有待于笔者做出进一步的实践探究和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合理的教学策略的借鉴,才能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晶.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0,(6):100-101.
[2]秦岭.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1):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