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少霞
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专用文学表达方式,不少人将其简化为“之乎者也”,文言文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但同时又富含深厚的意境,是艺术造诣和文化代表性的结合体。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出于对儿童理解能力和认知深度的考虑,多选择短篇文言,如《杨氏之子》丶《伯牙鼓琴》丶《学奕》等实施教学,本文简述了几点短片文言文教学的实施对策,希望可以有效弘扬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夯实学生语文文言文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策略
引言: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由于其具备的简洁、精练的特性,直至现在它依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书面交际角色。此外,语文课文中的文言文,更兼具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和时代塑造的含蓄、幽深的内涵,凸显了古语表达的鲜明特色。以下本文就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体会,望抛砖引玉。
一、小学语文短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阶段对学生实施短篇文言文教学,其一,是为了完成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懂得一些基本的文言表达习惯,如“者”意为“……的人”、“亦”意为“也”、“于”意为“在”等,从而为其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才,其二,学习文言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文言文原本就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格式,其中融合的互文、顶真以及对偶等修辞手法,更让文言体裁散发出了别样的魅力。其三,从内容上来说,文言文更向人传递了诚信、友善、爱国、谦让等道德文明,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教师要高度重视短篇文言文教学。
二、实施小学语文短篇文言文教学的具体对策
(1)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俗话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实施短篇文言文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示范朗读,然后再去引导学生跟读,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也让他们知晓在哪里停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其次,让学生初步的去读通文言文,学习自己去将句子读流畅,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和词,尝试通过查阅课下注释和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行解决问题,领悟文章的大意。比如,针对《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来说,教师就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标记短文的停顿,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整篇课文,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更让学生懂得杨氏之子的天真、幽默和风趣。
(2)合作探究,明意悟理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合作力量大。”,如果一个人遇到了问题,苦思而不得解,不妨尝试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在团队合作的力量下,问题总是会迎刃而解的。此外,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曾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限制, 善于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分析,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实施短篇文言文小组合作教学,促使学生在合作中明意物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比如,在教学指导《伯牙鼓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合作探究的任务,如:这篇文章中有哪些生字、生词,请标记出来;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尝试自己翻译;如果自己有无法理解和翻译的内容,大家可以展开小组合作探讨,合作探讨结束后,老师要听取每个小组的学习汇报。如此,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各自划分学习责任,寻找本课的生字词,然后展开合作探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鼓”的意思,可能会提问其他学生,“这个鼓是敲鼓的鼓吗?”,而同学中有的知晓其含义,就可以给予正确的翻译:“这个‘鼓’就是弹琴”,而有的学生则不知道“巍巍”和“汤汤”是什么意思,那么同组的学生就可以给出解释“高大的样子”和“水流大而且急的样子。”如此,每位学生相互帮助,相互辅导,就可以从文章中理解到“高山流水,难觅知音”的情怀。
(3)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文言文一般还具有非常宽广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拓展和延伸。比如,在教学指导《学奕》时,在学生初步理解完整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尝试联想一整套的故事情境,然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整个故事始末,或者是提倡学生三四个人结合为一个学习小组,一起来演绎这个小话剧,台词可以由学生根据故事主要情节而自己创编,这样在口语交际和课堂情景剧的演绎中,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宽度,深化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点,但限于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以及教师引导方式不当等问题,短篇文言文教学也就成为了难点。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几点教学实施的策略,希望可以切实帮助到各位志同道合者。
参考文献:
[1]蒋欣.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为何”与“何为”——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10).
[2]莫燕恩.统编教材下农村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