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燕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镇前美小学 362214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到教师的心中,传统时期教学方法的弊端被教师们逐渐发现,而及时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做出创新教学方法的实际行动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从而以可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情感,以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而仍以传统时期教学方法授课的教师则不会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过往的陈旧教育理念加以摒弃,主动去学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崭新教育观点,创新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以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近些年来经济水平的飞速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教育领域中的可应用资源便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学习新鲜事物,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存在的意义,从而以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首先,我以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关于圆明园的图片资料,叙述了雨果的赞词,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圆明园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的地位和盛誉,导入了课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插图资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领悟了文中语言的表达特点,使学生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文中的关键词句,使学生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以多媒体技术授课,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开展合作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合作教学这一方法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以来所被人们高度认可的。
基于此,作为一名深受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热情,进而以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实现绽放小学语文精彩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跳水》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互助型学习小组,对学生提问道:“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跳水的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从而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探究的兴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于小组之中进行合作探讨。然后,我通过巡视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进而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方面分析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了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从而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的精彩绽放。
三、创设诵读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态度
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一门学科,而将无声的语言文字赋予有声的倾诉便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懂得创设诵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的文本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完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村晚》这首诗时,首先,我对学生介绍了诗人,要求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诗,借助字典认识生字,在学生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范读了这首诗,使学生明确了这首诗的诵读节奏。然后,我对学生提出了正确、流利反复诵读这首诗的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分析了诗歌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美好,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的快乐。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学习这首诗的过程,让学生再次诵读诗句,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诵读情境,引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态度,激发了学生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充分完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付诸实际行动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如此再以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授课,必然能够取得极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J].林区教学,2017(02):36-37.
[2]潘玉霞.小学语文实施创新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