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立蓉
[导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事业改革的深入推进,
        张立蓉
        四川省万源市第一小学 四川省达州市 63635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事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优化教学课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之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极大地转变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指导预习;直观展示;讲解难点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能够极大程度地将语文教学从传统“粉笔加黑板”单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器官的基础上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种种不足之处,使单调、枯燥的语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激活学生前置性学习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前预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关于本课知识的课件并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从而避免学生盲目预习现象的产生,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且从容地面对课堂学习。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借助信息化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工作,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为新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以《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我在课前将制作了讲解本课生字词、词语以及文章大致脉络框架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预习。课件对本课的“檐”、“饰”等生字以及“装饰”、“和谐”等词语的发音、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并结合具体的语境介绍着这些字词的用法。之后,对课文中描写的和乡下人相关的景、物及其透过这些景物抒发的情感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完成课件的制作之后,将之以资源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预习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此,便将多媒体资源在课前预习环节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了出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推动着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直观展示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本身年龄较小且认知水平低下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主动、积极进行课堂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而实现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所在。而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集声、像、色于一体的呈现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多重体验和感受,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方式直观展示语文知识,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投身于对知识的探索中。
        例如,以《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文章按照日出前、中、后的顺序描写了晴朗和有云天气下日出时的不同景象将日出这一自然界的奇观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鉴于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很难通过简单阅读文字感受文章中描写的日出前后的美好景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情境,将太阳慢慢上升的画面及其最终冲破云霞一跃而出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给学生营造生动、直观的影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为学生打造了生动、立体的课堂学习情境,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和发展,从而对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整合微课讲解难点,排除学生的学习困惑
        微课作为依托互联网资源设计完成的微型授课视频,本身有着主题鲜明突出、针对性强等特征,且能够针对教学中的短小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进行详细讲解,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力武器。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把握微课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精准分析来合理制作微课,将教学中的疑难知识点以清晰、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使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白鹅》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是如何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征的。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关于这一知识点的微课,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微课中,利用树状图的形式介绍文章是如何从白鹅的叫声、走路的姿态、吃相三方面来描写白鹅高傲这一特征的,并利用动画演示的形式将介绍这三方面特征的词语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的形式了解这一知识点,达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如此,便有效化解了教学中疑难知识点,解决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上的运用,在促进课堂互动交流、实现学生兴趣和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改变以往教学中枯燥、低效的课堂教学局面,从而最终得到构建趣味化、高效化语文教学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霞.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161.
        [2]于连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015(0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