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4期   作者:谢伟芬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谢伟芬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文笔山小学   537100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阶段倡导体验式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该项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小学生存在数学思维障碍,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或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本文将分析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并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障碍;成因;对策
前言  想要落实好新课改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根据实践结果分析发现,新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难以进行或达到理想效果,最主要因素是小学生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分析小学生形成思维障碍的因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走出当前课堂教学的困境,让学生能够良好地成长。
1.思维障碍的成因
1.1教学因素
        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不愿意自己独立思考,甚至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这种强烈的依赖性,使学生难以获得成长,对其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很多学生遇到问题就直接询问教师,懒于思考,追求捷径。长期以往就形成了惰性思维,阻碍思维能力的发展,恶性循环。还有很多学生对某些想法深信不疑,陷入思维盲区,造成思维断层,。
        除此之外,教师习惯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教学,注重对结果知识的获取,忽视了小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和教学过程的自主探究,没有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得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公理的发生、发展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特征上。
1.2学生心理、情绪因素
        很多学生因为贪玩不爱学习或者严重偏科,致使对数学学习没有热情。以致于错过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某一环节,影响后续的学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从心理产生抗拒。一部分学生因为教师的关怀不够,积极性逐渐消失,进入一种消极的学习状态,致使数学学习出现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无法攻克困难而产生焦虑、抗拒等不良情绪,逃避困难问题,只求解熟悉的或者简单的数学问题,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有因他人不良言论、内外施压过大等因素,导致学生不堪重负,学习压力大,不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1.3家长因素
        很多家长本身素质低,面对一些问题往往不能给予正确的答案和方法,对知识的讲解也模棱两可,并不能够进行合理地疏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的态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没有认真的思考就直接的给了一个答案,让学生错过了成长的机会,甚至降低对后续的学习兴趣,形成不良习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合理,就会使学生错过学会怎样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有很多家长的竞争意识太强,执着于分数理论,对孩子施加不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压力过大。更甚者建立不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惩罚措施,采用强硬的手段逼迫孩子进行学习,并施加题海战术,使其丧失学习的快乐,对学习产生深深的恐惧和厌烦,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后续学习生活。
2.解决对策
2.1基础策略
2.1.1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好奇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多处悬念,就会充分激发其好奇心,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当中来,进而使其主动对知识内容进行思考。问题难度不宜设置过大,否则学生不能理解,反而降低了兴趣。情境的设计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生活、科技是密不可分的。巧妙的情境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2.1.2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攻坚克难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知识的引入,讲清楚重要公式定理的发展和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练习。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变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指导,让学生能够锻炼思维,充分发挥自己潜力,体会成功的喜悦,也避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透彻、遇见困难问题无法解决产生挫败感等状况。 注意,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只是在部分环节加以引导或指导,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给予尊重和客观评价,鼓励为主,针对性指导为辅,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又避免所思所想过于偏差。教师的引导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1.3丰富练习
        教师应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难度、数量的练习题,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身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齐头并进。
2.1.4树立竞争意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预设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教育活动,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激发学习热情。比如,比一比看谁计算得更快、分组比赛获得小红花等。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没有抗拒心理的情况下,在活动中实践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2.1.5增加动手环节,让学生适时参与教学活动
        在小学阶段,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教师要一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相关教学技能。比如示范如何使用七巧板解决问题等。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探寻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2.2针对性策略
2.2.1针对教学因素提出解决办法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习惯,对其依赖心理从源头上杜绝,有则灭之,无则避之。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由讲授转为适当引导,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帮助,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技能的应用技巧等。如果施加一定的探索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2.2.2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因素提出解决办法
        想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巧妙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加以引导和指导,促使学生更顺利的解决问题,建立多向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更换策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意爱的教育,关心、疏导学生,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根据实际情况,探明学生不良情绪的真正来源,进行合理疏导。比如,拉近师生之间关系,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必要时可以联系学生家长、朋友进行合作疏导,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2.2.3针对家长因素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对家长本身的能力无法提出要求,但是可以告诉家长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措施,或者建立稳定的联络,当学生出现疑惑时,可以通过家长找到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另外要注重疏导家长的情绪,讲清学生的真实需求,使家长不再唯分数论,强迫学生学习。
结束语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备,还不完全具有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这一阶段主要是靠教师和家长的帮助,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这种相对被动的形式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文.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0(24):78-79.
[2]张所滨,袁红俊.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剖析与突破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7(Z4):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