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4期   作者:曹莹
[导读] 随着近年来高考哲学命题逐渐去向实际生活且《生活与哲学》教材自身所呈现出的贴近生活
        曹莹
        天水市第九中学   甘肃省天水市  741020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考哲学命题逐渐去向实际生活且《生活与哲学》教材自身所呈现出的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特点所决定,加之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哲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生活与哲学》实施生活化教学作为大势所趋,有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 ;生活化教学 ;必要性
        
        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及其人们思维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因此其内容具有抽象性和思辨性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侧重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同时积极利用哲学源于生活的特点,在哲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提供生活化教学案例、探究生活化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体验、探究、解决,让学生自主判断,从而从生活的角度自主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教材内容是自我思考总结的结果,而并非教师教材强加,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情感的建构生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生活与哲学》模块实施生活化教学大有必要,下面我将对《生活与哲学》试试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做一探究论述。
        1.高考哲学命题方式的改变
        现行高考考查过程中,不仅《生活与哲学》模块考查所占比重大有上升趋势,且就政治其他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试题考察中,也时常会需要学生运用哲学原理来分析材料解答问题。且在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作文题目中出现蕴含的哲学原理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种普遍适用性原理,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等均可以用相关哲学原理来解释说明。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就需要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生活与哲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且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生活与哲学》模块命题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改变。在以往《生活与哲学》高考命题中,其往往更侧重于对哲学方法论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考查,答案设置也相对死板,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相对重视不足。而近几年的高考文综政治考查中开放型问题设置越来越多,试题内容考查方面也更侧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方位考查,更加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实现。且就哲学试题命制方面更加注重其情境创设和生活取向。试题取材大多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问题设置与具体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更加注重知识点同问题解决相结合,即哲学命题日益呈现出关注当下生活实际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广泛实施生活化教学。
        2.《生活与哲学》教材特点所决定
        现行使用的《生活与哲学》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其首要特点就是贴近时代。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专属自己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敏锐关注时代变化,时刻反映时代呼声,有效解决时代课题 。即换言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丢失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失去了其时代反映和时代特征,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好比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应当如此。

任何思想,任何哲学原理,如果不能和我们所生活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如果不被所处时代所需要,同样如果其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可,那么即便是再好的东西,其存在依旧是无用的。即我们在哲学教学中经常会强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中历史的统一强调的就是哲学原理要符合人们当时所处时代的需求,并且能够对所处时代相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贴近生活是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的第二大特点,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在这里的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因此,我们要讲好讲透讲懂哲学,就必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即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出发来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贴近学生是现行教材内容的第三大特点,衡量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究竟是不是一堂好课,归根结底要看其有没有做到贴近学生,从学生的兴趣所向、发展需要及能力提高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其认知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生活与哲学》在教学目标层面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材内容的第四大特征。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三维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逐步提高其认识、参与、适应、融入社会的能力,并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自主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提高《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哲学作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其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特点,乍一看晦涩难懂,很难让人通过教材知识的讲解就产生兴趣。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口耳相传,以应付考试提高成绩为目的的单纯知识讲授,学生上课的主要活动为听老师讲、记笔记,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下学生大体上一直保持着一个被动接受的角色状态,这就使得学生主体学习动机减弱,虽然可能通过教授记住了相关知识、但是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所认为的脱离其生活实际的无用的死知识,因此,这种低效率的课堂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使得哲学教学变成了学生心目中说教记背的无趣死板课程。而要解决这种现状,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哲学课程的积极性,就需要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而这种内生动力应该是学生自身觉得自己所学有趣有用有意义。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时,我们倡导间接地通过设置情镜、提供案例、生成问题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去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自主领悟、自主选择、自主解决,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去自主判断是非、能否、应该、值当,让学生自主经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教材所讲所学知识原理是通过他们自身亲身思考体验所得出的,而并非教师强加。这样我们的哲学原理才能够摆脱在学生心目中“远在天边”的固化印象,真正地让学生从心底认同,进而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和方法论的知信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贾倩.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探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 383(04):109-110.
[2]郑建福. 《生活与哲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 考试周刊, 2014, 000(030):129-130.
[3]徐财云. 浅议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生活化教学缺失的应对[J]. 读写算:教研版, 2012, 02(006):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