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丰宗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三中学(山东 青岛)266041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沉睡的课堂,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可以直接展现出学生的独特个性,激活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打造更为开放、发展的课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设置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丰富课外教学资源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巧用问题教学激活初中生物课堂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问题教学;激活;初中生物;课堂
问题教学指的是以问题为核心、线索和纲领来组织、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能够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严谨、深度的学习和探究,并让学科知识以更为清晰准确的方式被迅速定位。所以,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应当以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为指引,从生物学科的角度出发展开思考与探索,以促进问题教学方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践运用,从而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初中生物课堂。
一、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同样也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能够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所以,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彻底地改革和创新教学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倾向的层面上,主动地依据生物教材课本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来设置生物问题,保证问题内容的启发性、开放性,进而找准时机来向学生进行巧妙的提问,实现问题化教学,有效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展开主动的思考、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相对基础,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课程进行铺垫,现阶段的学生已经知道人类是靠鼻子进行呼吸,但是对呼吸时其他器官的参与了解比较少,所以,笔者围绕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如,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哭啼着来到我们的世界?我们呼吸的空气会进入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提出问题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围绕教材展开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完善学生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掌握了整个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则成为了接收知识的容器,思维逐渐产生了僵化,从而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甚至不敢提问。
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地肯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机会,营造出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心中的质疑,真正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完善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们很好有机会参与活动,导致学生们的问题积累,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学生质疑空间,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学生们提出来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指导,帮助学生们解决心中的疑惑。这样,笔者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丰富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学生的生物学习应该是一个广泛的过程,不能只是一味地局限于教材课本的传授和灌输上,而是应当向着课外的方向进行拓展延伸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效度,问题教学也应当如此,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要充分地延伸教学思路和范围,从课内知识出发,为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和信息,适当地融入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和资源,以此来设计和突出教学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在思考中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学生来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学会用生物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真菌》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真菌细胞的结构特点,了解真菌的生殖方式,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习现状,笔者结合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们丰富了教学资源。上课后,笔者通过现代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真菌组成的物质,让学生们认识到真菌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然后,笔者再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围绕这些课外资料进行猜想。这样,笔者通过丰富课外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的实践和运用是革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入的必要路径。所以说,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要真正地明确现如今教育教学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把握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现实学情来展开思考、探索,以促进设置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丰富课外教学资源等策略的运用,以构建问题教学模式,充分激活初中生物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爱华.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向法的有效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7(08):34.
[2]王玉强.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0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