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远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母享中学 657205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堂体系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该学科教学质量高低与否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极大程度上的影响。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主动了解新时期的教育资源,学习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分析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做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运用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中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且为教育教学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增添了极大程度的助力。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及时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从而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运用信息技术导入直观视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直观视频可以将学生分散着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当中。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而借助直观视频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服务社会》这一节时,首先,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歌曲视频《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旨在使学生通过视频感悟服务社会。然后,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视频《志愿者——时间篇》,通过在直观视频下对学生加强情感引导,让学生加深了对服务社会的理解。之后,我继续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直观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公益活动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对学生进行了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社会活动的教育。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导入直观视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了亲社会行为的思想,从而充分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引出合理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能力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引入合理问题能够使学生感觉到所提出的方式不是很突兀,更加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保证问题的合理性,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一节时,首先,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视频《每个儿童都有平等自由有尊严的生活和成长权利》,对学生提问道:“珍惜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那么宪法赋予了我们什么权利呢?”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然后,我运用信息技术出示了情景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合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自由平等的理念。之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提高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引出合理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探究,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在信息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中以后,懂得合理运用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教师已经大大改善了教学质量。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获取知识与技能的热情,从而达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维护国家安全》这一节时,首先,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与国家安全法相关的视频,使学生了解了国家安全法所提出的要求,进而运用信息技术导入了企业非法排污的资料,引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做法。然后,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情境,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懂得了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助力学生树立了自觉履行卫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观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了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意识,从而充分达到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新时期的优质资源,值得被教师和学生所认可。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明白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课堂存在价值,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崔雪梅,杨柳青青,钟永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1):65-66.
[2]明朋年.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