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计师--浅议游戏的推进来自孩子的发现和需要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4期   作者:贺薇
[导读] 游戏化教学是我园教师一直在做的一项研究
        贺薇
        四川省德阳市  德阳市外国语学校幼儿园   6180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我园教师一直在做的一项研究,不仅孩子们在游戏中能获得自主探索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借助观察游戏、参与游戏,从而以一名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有效的融入到孩子们奇妙的游戏世界里。而怎么样做到让游戏有趣,孩子喜欢又能从中获得更多能力的发展,对于我来说一直处于寻觅的过程中……通过平时对孩子们游戏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当有时我们苦于设计游戏如何发展,如何更大程度上提升孩子们的能力,不妨退一步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关键词】讨论、调整、运用
        【正文】
一:游戏的设计来源于孩子的兴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的,也是幼儿感知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途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价值,因为它对儿童的认知、身体、社会性和情感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如何选择游戏,选择何种游戏,我觉得应该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发、自主来开展的游戏才最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下面我将以一个案例与大家进行分享:
每次带着孩子们玩打沙包,大家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而打沙包也是非常传统的经典游戏,在一次的打沙包游戏休息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讨论到:“打沙包还可以怎样玩呢?”孩子们瞬间给了我很多游戏的灵感和思考,如:如何让传统游戏具有新颖性?如何让这个游戏更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带着孩子们的游戏建议和思考,并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一起设计了《勇闯大迷宫》这个游戏。那么活动要怎么玩呢?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的想法,最后通过投票,决定了最终的游戏玩法:游戏以打沙包为基础,分组对抗,因为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所以有一定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小朋友会对游戏更感兴趣,更有游戏积极性。游戏雏形已形成,孩子们讨论的规则很简单,游戏人员分两组,一组进攻、一组防守,防守人员用沙包击打,进攻人员则需要尽力躲避,被打中则出局,并且还增加了躲闪的难度,设置了障碍线,在躲避过程中不能踩到在地图中的障碍线。
在刚刚的游戏生成的过程中,幼儿是整个活动中的主体,是幼儿自发开展游戏的讨论。在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对传统游戏沙包的玩法也很熟悉,能把自己在其他游戏中的经验,迁移到打沙包的游戏中,把之前“攻城”游戏中的规则运用到了玩沙包的过程中,便生成了新的游戏。这个过程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发性。
二:游戏的规则、场地等的调整来源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孩子们针对游戏的主动观察和思考
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不断探索、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发现问题—预设解决办法—尝试—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协商、讨论又将促进游戏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而老师在过程中需要的是把游戏和试错的权利交给孩子,仅作为观察和记录者来支持幼儿在游戏的调整,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在讨论后,孩子们生成了新的游戏《勇闯大迷宫》,并兴奋的开始了第一次的游戏试玩。游戏热火朝天地开始啦,进攻队员跑得十分卖力,不停闪躲,防守队员则是眼观八方,动作迅速地一次次捡起沙包,向进攻人员击打出去,过了一会,锐锐(进攻)大声地说“小兜(防守)你都跑到我们迷宫里来了,你耍赖”,小兜眉毛一皱,捡起地上的沙包走出地图,但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俏俏(防守)大声地喊到:“我打中跳跳了,打中跳跳了。。。

”这时候跳跳听到了,回头看了看俏俏,愣了愣,又看了看其它小朋友,见其它人都还在继续玩,于是她也继续跑了起来。
第一次游戏结束了,在休息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了第一次试玩的总结分享活动。我:“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孩子们非常支持,都回答说:“好玩”。“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问题吗?”这时,锐锐立马接着说:“有小朋友不遵守游戏规则,小兜都跑到我们的地图里面来打我们了”。我回应道:“哦?防守人员在地图里面击打进攻人员,你们觉得这是遵守规则的吗?可以这样吗?”大家纷纷说:“不可以,我们的规则就是防守只能站在外面,站在里面就是耍赖,因为很容易就打中了!”游戏伙伴们都纷纷表示赞同。这时,小兜不服气了,说:“我只是捡掉在地图里的沙包,哼!”锐锐说:“可以进来捡,但捡到了只能站在地图外面击打!”大家纷纷对锐锐的想法表示赞同,因此补充了“游戏中捡到沙包后,要退回到指定区域再进行攻击”这一规则。在解决完了第一个问题后,俏俏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游戏中我打中了跳跳,但是我发现她没有出去,还在跑!”跳跳立马接着说:“我看到了他们好多都被打中了,但还是都在玩!”俏俏接着说:“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哪些是被打中了的,我们都记不住。”顺着孩子的话,我问道:“那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大家一眼就可以哪些孩子是被打中了的?”兜兜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给他贴个Sticker,贴上sticker的就被淘汰。”;锐锐说:“专门有个人负责把打中的人带到指定位置关起来。”大家讨论后更多的人同意了兜兜的想法,于是又新增了“被打中的贴上sticker,及时淘汰”这一规则。
三:游戏的推进来源于孩子继续游戏的需要
当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涉及更深层次的能力储备和能力发展,而孩子们会为之主动探索
这一次的游戏中,有了裁判,大家遵守规则的意识明显又提高了,而裁判也十分尽责地在场地周围仔细观察着,一旦发现有人犯规,绝不手软,一丝不苟地在小本子上记一个“X”……这样几轮下来,大家玩得兴高彩烈,看起来仿佛没有什么问题了,中场休息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讨论刚才的游戏,而楠楠和轩轩两个人则不怎么高兴,特别是轩轩说:“哼!一点也不好玩。”“就是我们都在外面等了那么久!没玩成就结束了”楠楠说。“他们是因为被打中出局了”俏俏说!我想了一下,问:“那大家觉得这个出局的规则需不需要调整一下?怎样调整?”轩轩立马说:“需要调整!”锐锐说:“可以有两次机会,被打中一次还以玩一次!”俏俏说“被打中的就不能动了,如果有同伴来救他,就又可以复活!”经过讨论,大家最后采纳了俏俏的建议,于是,新规则生成,这次游戏规则的调整得以更全面地照顾到更多幼儿的游戏体验,游戏又得以推进。。。
《指南》中提出: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特有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勇闯大迷宫》里我不能说自己找到了答案,只能说是有了一丝丝的线索和方向,而这条线索是孩子们给予的,那就是:从孩子们的游戏中寻找信息,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调整、运用,让孩子成为游戏的设计者,真正享受游戏带来的成功感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实我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也发现,即使是他们自己愿望设计出来的游戏,它也不一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或许是因为经验的原因,能力的问题而失去了对游戏的持续性。所以不必为了自己的预设的游戏失败而苦恼,对于我来说,关注和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是必须的,而游戏终将朝哪个方向推进,如何演绎,不如让孩子来做设计师!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董旭花等著《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