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英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周田中学
摘要:“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推动地球”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这句充满自信的话,或许就是他登上科学高峰的阶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又何尝离开过一个个充满尊重、信任和爱的“支点”?他们思想的进步、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为他们搭建的一个个“支点”的推动。作为老师的我们常常很慷慨的把“支点”给了升学有望的所谓尖子生;其实,后进生更需要“支点”。他们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成为学习上的差生;或是由于自制力差,成为自由散漫、颇令老师头疼的纪律差生。我们应该给他们怎样的支点呢?
关键字:后进生;支点;关爱;尊重;赏识;
一、给后进生一个开启心扉的支点——关爱
人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感情,也需要关爱。可是,由于他们平时表现差,经常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对他人心怀戒备,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对老师的教育常常存在反感和抵触情绪。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仍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信任和理解。老师要因势利导,应该对他们充满信心,要从情感、态度、言语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爱护、关心、尊重和信任。因为心灵的伤口需要心灵的温暖来医治。如我班李炜珍同学,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还有一个姐姐读大学。这样的家庭使她思想波动很大,无心学习,初一新学期开始数学老师还经常向我投诉说李炜珍上课很喜欢顶嘴,作业马马虎虎应付,我发现后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多次去她家家访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时时关注她的生活和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引导,她学习更努力了!成绩也从期中考试班排名第25名进步到期末排名15名,进步非常大。还有个同学叫凌润康,正是疫情期间,这个同学经常不上网课,不做作业,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劝他他总是有各种借口敷衍,甚至还说没手机活着都没什么意思,想法也很偏激,家长也不敢逼太急怕他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来。我听了之后心里也很着急,真担心他会做出格的事。我于是用视频通话跟他聊天,像朋友一样跟他谈心,找出他的心结,他的态度还算好,答应会好好学,刚开始还能做到,可不久又坚持不下去了。没办法,我又去他家家访,去之前还买了些水果,因为我知道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都在外打工。也许看到我像亲人一样对他,他很感动,跟我也聊了很多心事。他之所以沉迷游戏也是因为缺少爱,父母常年不在家。通过这次家访他改变了很多,有心事也肯跟我说,作业按时完成,成绩也有进步。
二、给后进生一个心理平衡的支点——尊重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这样,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后进生逆反心理较强。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在一个失衡和平衡交替的健康动态之中,从静态上来看基本是平衡的。可后进生由于经常失败,深受嘲笑和鄙视,往往心理失去平衡。这种心理平衡只能导致表面上的平静,实质上越变越落后,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差生”。如何促成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呢?我认为,需要给予他们一个尊重的支点。人都有得到别人尊重和信赖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后进生,他们心灵深处潜在意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
对待他们教师更应该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从理解出发,以尊重他们的人格为切入点,蹲下身来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
三、给后进生一个信念永恒的支点——赏识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颇大。一个小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该学生从此更加自卑和厌学,后来换来一个教数学的新班主任,这个老师与众不同,他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这一摸对老师讲也许是不经意,不过对这孩子来讲带来的却是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盼望这个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这个学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深情地怀念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的目光,因为那手、那目光带着对他的鼓励和赞许,成为他找回自我的无穷力量。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老师把这顽童带进神秘的数学殿堂的法宝,不是他把数学课讲得多么完美,而是不怀成见地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各种形式的表扬是对学生的特殊关爱,我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利用赏识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树立多元化的赏识理念。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因此,作为教师,应怀着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希望的心态,细心地去发现,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从“我不行”的阴影中走出来,如刚学走路,刚学走路,刚学说话的孩子的父母一样,从不嘲笑,抱怨,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坚持不懈地激励,逐步地让心存自卑的他们在老师给予他们的这个充满希望的支点上,找回学生的感觉,对自己的成长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找回自信。如我班的李嘉兴,因晚上沉迷于手机游戏,经常深更半夜才睡觉,第二天上课经常趴在桌子上睡,成绩越来越差。如果对他强行制止,不仅不能使其从根本使转变,反而可能会造成其逆反心理,增加转变的难度。所以每次与其谈心,我都从他熟悉的网络知识和感兴趣网络游戏入手,肯定其在这方面的聪明,流露出老师对他的欣赏。过后还联合计算机教师利用他的这一兴趣点,让他在计算机课上充分表现,并对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课外辅导,并在班里多次公开表扬他。慢慢地他逐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原来我也行!”。我抓住他这一转变,安排几位优秀生帮他补习。这样大约坚持了一个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并还在逐步上升。
其次,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习惯不好,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所以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丧失了自尊和自信。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后进生”有着更强的自尊心,这些学生更渴望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尊重和支持。越是表面看来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学生,越是有一颗十分敏感脆弱的心。如果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心理,他们内心就形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会钟爱他人,积极向上。”这句话语给我深刻印象。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多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一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一些鼓励和表扬。这些鼓励和表扬,消除了学生对我的心理障碍,纠正了逆反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而积极向上。
呵护学生心中那一点光,足以使孩子绽放智慧的芬芳;老师的一个细小决策,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心底的潜能。我相信,只要老师能不断给孩子注入动力,只要能给孩子一个支点,也许就能激活他的潜能,成就一代“伟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参考文献:
【1】《心理学》(师范教材)
【2】《现代心理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