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芳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322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众多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微课脱颖而出,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本文结合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分析,从先导后学、充实教材、展示方法、错误示范几个角度具体阐述微课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综合实践课;应用策略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精简、短小著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观看。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无论哪一个阶段,都可以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结合微课引导的过程中,更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应该怎样做才更利于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呢?笔者将结合以下几点展开说明。
一、借助微课先导后学,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点,导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后续教学效果。通过融入微课先导,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加深学生对实践课知识的感受,为学生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学生对丰富的微课吸引的时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继而为后续内容的呈现打下基础。
例如,在讲解《中外美食大搜罗》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吸引力的饮食节目进行剪辑,然引入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研究,我选择了《中餐厅》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段进行修剪整合成为一个6分钟的视频。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吸引,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甚至听到有同学咽口水的声音。然后再结合本堂课的主题探索,学生们表现得都非常积极。
二、借助微课充实教材,丰富教学
虽然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教师精挑细选之后得到的,但是纸质教材的滞后性也影响着课程的充实度。微课可以囊括多样化的知识点,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借助微课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贴合实际的内容中探索,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解《标志创意行动》的时候,教师现要求学生搜集多样化的标记,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搜集能力和处理能力。但是学生搜集的能力有限,在搜集的时候,对于标志分类和含义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出入。甚至有的学生虽然收集到了标志,但是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时候,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中相关素材,录制微课。
通过录制,将多样化的标志放在不同情境中,丰富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继而激发学生创作欲,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标志。
三、借助微课展示方法,促进自学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内容如课堂中。微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简单,更利于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知识点,并在微课的吸引下自主探究学习的奥秘。
例如,在学习《废报纸变时装》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走进课堂,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学习中的要点,教师可以结合本节的要点,我先简要介绍了废品利用的重要意义,并将报纸背带裙、报纸纸筒裤等服装的制作方法以小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微课,并完成相应作品。与传统的课堂讲解相比,这种模式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学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学生看见丰富多彩的作品之后,制作的积极性得到显著调动,并对废旧报纸变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作品适当点评引导就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微课错误示范,直观纠错
众所周知,人无完人,难免会犯错。在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在错误中提升,在错误中充实自己,在错误中获得成长。借助微课融入错误示范,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将错误资源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直观地感受中,教师可以边引导,边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继而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好学习的状态。
例如,在讲解《安全出行我践行》一课的时候,可以在视频中融入踩踏事故、电梯事故、交通事故、地铁夹人事故、车祸事故、放学路上的事故等。通过将丰富的素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微课惊心动魄的错误示范中,每一名学生都被震慑到了。于是,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状态,以上学路上的事故为要点,贴近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交通标志、正确乘车。之后,再结合网络中搜集到的安全儿歌进一步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的基本理念。
总而言之,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融入微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障,也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微课、制作微课,避免为了使用微课而使用微课的情况出现。同时,还需要结合实践反思,优化教学,以便更好地将微课用于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耿华.翻新形式转动思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的运用[J].成功:中下,2017(19):213-213.
[2]雷达.浅谈微课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2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