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唐丽莉
[导读] 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施创造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所蕴藏的教学功能、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唐丽莉
        张家港开放大学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施创造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所蕴藏的教学功能、发展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业成绩和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高职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我们在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活动中,以创造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探索创造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拓展、延伸、组合,从而形成创造思维成分较丰富的多种实验变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教育理论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任务与学生的特征、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步骤,形成具有价值意义与效率意义的教育方案中的计策、谋略、思路、方式、方法与步骤。化学实验创造性教学策略在高职化学创造性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是创新的前提手段和途径,探索孕育着创新。运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具有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突发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和思维表达的新颖等品质。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引导学生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化学实验本身的探究性,为探究教学、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把化学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在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把原先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索性实验中,教师的责任是“导学”,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发展思维能力,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教师“灌知识”。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激发了创造兴趣,训练了探索能力,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        
        (3)让学生经历化学实验过程,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到结果的分析总结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揣摩实验过程,就能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过程教学,学生不只是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或一些科学的结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获得探索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创新思维。探索能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相互讨论可给他们思维的空间和表现的机会,直观形象的探索实践又使学生获得探讨问题的乐趣,探索实验的成功又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因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积极的、愉快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求新、求知欲望,让他们愿意、乐意去积极思维,有所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化学教学实质上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性认识过程。任何一个概念、原理、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        
        (4)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思维的核心又是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探索性实验的重要目的。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它是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已知信息中加工、变异出大量新颖独特的信息,对某一事物寻求多种可能的思维属性。即在考虑问题时,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能从多种角度着眼,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已有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造成联想、想象、幻想,产生新的信息,使思维触角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地,从而与目前的问题发生多种有意义的联系。思维的开放导致信息量的增多、思维渠道的畅通。探索性实验中的“分析”、“寻求”是思维的发散过程,因而增加学生实验的探索性,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散性。另外,让学生分析探索实验现象和成败原因。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将具有很大的作用。        
        创造性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学生思维发散训练应着力于三个层次:        
        ①流畅性——发散的量。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        
        ②变通性——发散的灵活性。变通性是较高层次的发散特征,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        
        ③新颖性——发散的新奇。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学生大胆创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易被激活。这就是说培养创造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我讲你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出错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动手的实验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为了提供学生更多的实验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与創造过程,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意识。        
        参考文献        
        [1]吕植祥.试论化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学,2004(10)        
        [2]蒋峰.实验教学中培养创造思维品质的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