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1 徐常兰2
1.2.衡水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以衡水学院为例,讨论了大学英语课程从2004年开设单一课程到2010年实施分级教学、2014年设置公共选修课、再到2018年、后续拓展类课程的探索与构建,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限定选修课三大部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已经建成,基本上满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多元化需求。今后需要不断丰富拓展类课程种类,探索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高需求。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拓展类课程体系
一、前言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后续发展。以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由通用大学英语1-4构成,与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重叠、教学模式相似,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度不高,学生认可度不高。不可否认,单纯学习通用英语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术发展需求,对于学生职业发展助力不足。因此,课程体系需一直随着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需求而发展变化。衡水学院2004年升本,开设大学英语课程,2010年实施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2018年又推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体系的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一任务要求高校外语教师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精神,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2004年升本后我校开设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2010年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大部分艺体类学生达到较低要求,大部分普本学生达到一般要求,少数英语水平起点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较高要求。依据学生入学分级测试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初步构建起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自2016年起,针对内蒙古“八协计划”和新疆对口招生的学生又设置了少数民族特级班,也归为C级班,使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促进了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框架下构建拓展课程体系的探索
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就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根据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进行重组,合理配置,尝试分阶段、分方向、分模块开设富有本地特色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拓展类英语课程体系。
2014年起,我校大学英语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包括:专门用途英语类、跨文化交际类、语言技能类和测试类等,为建构更加完善、合理、成熟的拓展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自2014年至2018年,教师一边教学探索、广泛调研、一边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每年邀请省内外专家进校学术交流、教研座谈;派出教师外出参会学习;教师也先后申请立项了系列省级、校级教改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包括《ESP与 EGP相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与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下的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探索与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等。教师撰写了多篇相关论文,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稳步推进教改。
我校对拓展类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8个方面:(1)从课程定位看,ESP课程既不是专业英语课程,也不同于英语专业课程。蔡基刚指出:“真正的ESP教学是语言教学而不是内容教学。”(2)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第一、二、三学期只设置语言能力基础课程,第四学期结合分级教学,既有语言能力基础英语,也有拓展类英语课程,学生可根据其基础和需求,选修大学英语4,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3)ESP教学范畴包括:学术用途英语、专业用途英语、职业用途英语。(4)师资队伍欠缺。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和需求不同,教师要面对可能完全陌生、知之甚少的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这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5)教材建设方面,一些课程选用已经出版的ESP 教材,另一些课程组织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发展需求自编或选编教材或讲义,开始以讲义和资料的形式开课,以后逐步整理编写成教材。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不会太强,但要求教学的专业语言要具有代表性。(6)教学模式,力求打造立体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产出导向法等,主要是以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项目为驱动进行教学,效果显著。(7)教学目标从原来强调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主,转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并重,尤其是加大了课程思政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力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8)教学评价多元化:从对知识转到对能力、态度和合作精神;从定量转为定量加定性;从具体性转到模糊性,教学评价实现动态性加多维性。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采取了多种形式等。
2018年5月,2018版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落地,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要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的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帮助,同时也为大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会做好准备。课程面向18级本科生,由10位主讲教师共同承担。2020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开课已顺利完成。
四、基于分级教学的拓展课程设置方案
按照我校办学目标和生源实际情况,设置语言能力基础课程(完成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必修课程)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选修类课程)。本课程体系将语言基础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专门用途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充分体现了科学、系统、个性化原则,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成为:
(一)语言能力基础课程
英语语言能力基础课程包含:读写教程和视听说教程,分四个学期完成。
(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仅第四学期)
此类课程为限定选修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课程系列包括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函电等);跨文化交际英语类(跨文化交际和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等);实用英语类(英语演讲赏析、英美报刊选读、新闻英语视听说、高级休闲英语、实用语法与翻译等);第二外语类(法语入门、德语入门等)等四大模块。
课程性质为限定选修,考核方式为考查;学时为32;学分为2;开课学期为第四学期后八周。
五、结语
目前,我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限定选修课三大部分,基本上满足多元化需求,贯彻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精神,为国家的创业创新战略和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今后需要不断丰富拓展类课程种类,探索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捷.地方本科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17(5):72-74.
2.蔡基刚. 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 ESP 教学发展的关键[J]. 外语教学,2013,34(1):56-60.
3.王守仁,王海啸. 守正出新,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 — 2013—2017 年人学外语教指委工作总结与思考[J]. 外语界, 2019(2):7-13.
基金项目:2019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 ESP 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19YYJG006);202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商科’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产教融合策略研究”(2020YYJG056)。
作者简介:谢捷,女(1971-)河北阜城人,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徐常兰(1974-),女,河北深州人,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