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对思维品质培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武睿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国英语教育在长期的探索中,


        武睿
        昆明市西山区粤秀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国英语教育在长期的探索中,提出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落实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是很有必要的。本探究将以昆明市粤秀中学高一年级(1)班(对照班)49名学生和(3)班(实验班)49名学生,以及全校高中部4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从2018年2月到2018年7月,共一个学期,来进行对照实验。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2)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对学生思维品质是否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导图;英语阅读课堂
研究背景
        中国英语教育在长期的探索中,提出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对思维品质的具体要求是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梳理、概括信息,构建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17)这对教师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该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来改善教育教学方法。
    英语阅读课在高中英语课程当中是主要课程,但由于社会教育资源,各地教育有关部门的指导细节差异等,在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当前教学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语篇中的语法、词汇;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语篇整体的认知和理解;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被动角色,学生的思维品质也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探索高中英语阅读课下有效的教学策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思维导图因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符合英语阅读课堂下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因此本探究以昆明市西山区粤秀中学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供了实证研究。

思维品质
        在《决策科学词典》一书中对思维品质做出以下解释,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思维的主要品质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是用图表现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东尼·博赞、巴利·博赞,2014)。
        在英语阅读中,阅读的语篇不仅仅是词汇与语法的集合,也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和组织,从内容和形式来看,语篇的结构可以被分为宏观形式结构和微观内容结构(Van Dijk& Kintsh, 1983)。
实验过程
        本研究将以昆明市粤秀中学高一年级(1)班49名学生和(3)班49名学生,以及全校高中部4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
    实验中选择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英语阅读成绩平均分以及优秀率等方面相近,授课老师为同一名。两个班级的男女生比率相似,除英语课程外两个班级的培养模式是一致的。
    本次实验中,选择了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衡量思维品质变化测量的工具。本次实验的比对分析共有三组:实验前对比对照班和实验班高一上学期英语成绩来确定所选择的两个班是否符合对照试验的标准。在实验后测阶段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班级的英语成绩、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英语成绩来看实验的有效性即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思维导图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收集数据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如下:

1)对照班与实验班前测对比
 对照班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考试考试平均成绩为68.69,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67.86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值为6.877,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为0.010<0.05,拒绝了方差相等的假设,即方差不相等,那么接下来看第二行t检验结果,t值为0.259,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为0.796>0.05,即在95%的显著水平上两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本实验的两个样本是两个平行的等组,可以进行实验。
2)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后测对比


    对照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考试考试平均成绩为69.771,实验班高一下学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6.755。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值为2.355,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为0.128>0.05,接受了方差相等的假设,即方差相等,那么接下来看第一行t检验结果,t值为-2.111,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为0.037<0.05,即在95%的显著水平上两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成绩。

3)实验班试验后测对比

        成对样本检验的t值为-5.942,对应的显著性检验值为0.000<0.05,即在95%的显著水平上两次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下学期期末英语成绩明显高于上学期期末英语成绩。
    分析结论如下:数据表明,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后,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有明显的提升。此实验表明了通过改变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为思维导图后,学生的英语成绩直观性的可以看到有显著提升,证实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中是行之有效的提升思维品质的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
        第一,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使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思维导图在阅读过程中的创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阅读语篇的层级关系,观点内涵,得出自己结论想法的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第二,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教学方式有积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使用思维导图在课堂中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参与度。为了完成思维导图,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加入到阅读的过程中去。在有效的课堂组织中,思维导图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思考参与进来,而不是做知识的等待者。同时思维导图是“自上而下”的结构模式,这样可以减弱英语语言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影响,不同语言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创建过程。那么同理,思维导图以后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英语学习中。
参考文献
Buzan, T. (1993).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New York: Penguin Press.
Van Dijk, Y. A. (1980). Text and Context: Exploration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don: Longman.
东尼·博赞(Buzan, T.),(2005),《思维导图》,北京:作家出版社。
东尼·博赞.(Buzan, T.),(2005),《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200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