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档案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黄轶劼
[导读] 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关系着档案的生命

        黄轶劼
        
        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  430062


        




        摘要: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关系着档案的生命,档案保护技术管理影响着技术工作的实施效果。本文简述档案保护工作概念,通过阐述中国档案保护技术近年的发展趋势,达到提升档案保护工作水平的目的。

        一、档案保护工作的定义
        档案保护工作是指在档案保管期限内,延缓档案载体材料老化、退化、形变等现象,保证档案信息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以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为目的进行的一系列行政、法律和科学技术活动。档案保护工作包括档案保护技术和保护技术管理两部分。
        人们常提到的档案保护工作,通常是指微观层面的档案保护工作,称为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即以档案载体为保护对象,运用保护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如档案库房内的温湿度监测与控制、档案建筑设计、对光、灰尘和有害气体的隔离措施、防治有害生物、档案缩微拍照与复制、档案数字化与复制、档案抢救修复等。
        档案保护技术管理是指在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对技术和技术人员的管理活动,包括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标准制定与执行、方案的制定、监督与评估、质量控制与保证、保护人员教育与培训、档案保护科研等。
        二、中国档案保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档案保护对象方面
        档案保护的对象从微观上讲就是档案实体本身,目前来看,中国档案保护的对象主要还是以纸张为载体的纸质档案,随着无纸化办公的呼声越来越响,电子文件将慢慢占据更多的空间,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纸质档案仍然是档案的主流形式,因此档案保护技术在纸质档案方面的研究仍会持续并会有更多的创新,不管是从纸张的材料方面入手,还是从记录材料入手,或是日后的保管利用等工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对何种档案的保护,都已经把前端控制的思想深入进来了,前端控制的思想主要是针对电子档案在形成之初就对其进行全程把关,应用到纸质档案的保护中就是将档案保护中预防的环节更加提前了,提前到档案形成之前,也就是从对档案制材料的把关开始做起,如我们采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强度更高且不易被细菌、微生物等侵蚀的纸张,有效避免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档案受损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从宏观上把握,档案保护不仅仅是对档案实体的保护,我们对档案实体的保护大部分情况下,归根结底是为了对其内容的保护,当然还包括对其原始性的保护。档案保护工作不仅致力于研究如何避免档案实体不会损害,同时也要创新出更多的保护档案内容不被损毁的方法,应该从档案的保管利用模式角度出发,全方位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二)档案保护人才方面
        人人都要树立档案保护的意识,因此每个人都是档案保护工作者,与档案接触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在这个层面上说,就是人人都是档案保护工作者,一切与档案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个人和群体都有保护档案完整与安全责任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与档案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几个群体包括档案形成者也就是档案先天条件的决定者、档案利用者和档案管理者也就是档案工作的主体。

他们对档案形成者和档案利用者在档案保护工作中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档案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与档案保护工作水平和效果息息相关。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所有档案保护工作者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实际的档案保护工作中仍然有许多不是令人满意之处,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档案意识有所提高,但是普遍的社会档案意识还相对薄弱,档案遇到损毁的现象时有发生。
        实际上,档案受到损害是从档案形成之初就开始的,档案可能受到的损害贯穿着它从形成再到利用和保管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所有人员都会接触到档案,都会影响档案保护工作。我们可以把这类人划分为两个群体,即档案形成者、档案利用者和档案管理者。长期以来,关于档案管理者和保护工作的关系谈论得比较多,而档案形成者、档案利用者和保护工作的关系谈论得比较少,这样就影响了档案保护水平的提高。认真分析这两个群体与保护工作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显然,不同的机关、组织和个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有相应的文件及档案形成,这些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办理完毕之后,仍然具有查考和利用的价值,那么,经过文书和相关档案业务部门的理后,文件进入立卷归档程序,从而实现办理完毕的文件转化为档案。因此,档案形成者对文件制成材料质量的关注程度将直接影响档案保护工作,档案保护工作的主体也由专门的档案保护工作者拓展到档案形成者、利用者以及所有与档案有关的人员。
        (三)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方面
        总体来说,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向着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档案保护技术中来,这些发展趋势也变得愈加明显。档案学界对如何修复破损档案研究出了若干方法,例如,纸浆补洞法以及丝网加固法等都是比较方便的方法。另外,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档案馆专门研发了针对单页双面的文字档案以及底图档案的修复技术,这是传统的手工修复无法实现的。这项技术采用了热复合方法,把半透明的纸张和已经破损的档案相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修复破损档案,并达到加固的目的。这项技术是单页双面字档案及破损的碎片档案和底图档案修复课题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填补了档案修被技术中自动化的空白,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创新之举。另外,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文件问世以来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各地纷纷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海量的档案信息在互联网上实现整合和高度共享,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最后,为将更多的人力从枯燥单一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生物仿真技术等研发出的智能档案盒和智能档案馆开始普及,这将档案保护的外部环境控制在最严格最科学的状态,且不会产生人力手动出现的失误。
        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成立了文献保护技术评估机构,技术评估已经常态化。中国的档案保护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没有成立专门从事评估工作的机构和开展类似工作,造成有些部门保护技术工作中技术实施的效果远离目标,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保护技术相关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婷婷.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研究[J].科技风,2020(27):152-153.
        [2]高慧.城市记忆声像档案工作新模式探索[J].城建档案,2020(08):36-37.
 【作者简介】
姓名:黄轶劼
出生年月—:1989.12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北武汉
职务/职称:科员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单位全名: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
单位邮编 :430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