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如何帮助低龄段小学生进行大声朗读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黄 晶
[导读] 大声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为教师所重视

        黄 晶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4

        摘要:大声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为教师所重视,并运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文详细阐述了使用大声朗读的方法,同时也论及在使用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地方。为孩子培养阅读的兴趣提供了详细而且具体的依据。

        关键词; 大声朗读;小学生;教师;教育工具
        对于中国的家长和教师们来说,大家普遍认为“大声朗读”这个形式是近几年开始“流行”、比较“时尚”的一种阅读形式。其实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有“大声朗读”的影子。只是长期以来,大家没有意识到这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讨论和学习,更不用说大规模的进行拓展和宣传了。
        “大声朗读”不仅不神秘,而且与我们的教学、生活紧密联系,甚至可以说无处不在。下面就教师如何帮助低龄段小学生开展“大声朗读”做以下几点论述:
         1 选择图书——除非你有特别准备,否则尽量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交给你读。由于学校图书馆内的图书都是经过老师们推荐和筛选的,所以可以放心的让孩子们选择。而且老师们也应该在学生在阅读图书之前,就把班级内的图书大致的浏览一遍,做到在讲故事之前就胸有成竹。
        2 心理暗示——在朗读开始时,尽量把读故事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激发孩子们对听故事的渴望,从而让“听故事”在他们的心中留下美好印象,从内心接受并接受这样一种学习的形式。
        3 学生个性及教育公平性的均衡——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共同喜欢的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尽量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对于持反对意见的那一部分,可以表示将在下一次满足他们的选择。并且,在低年级的时候,男女学生在选择图书时已经有了的性别差异,女生多半喜欢王子公主之类的童话,男孩则更喜欢大百科之类的科学性故事,不过对于历险记之类的故事,则两者都比较喜欢。

教师为了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在为孩子大声朗读时,多挑选几种不同类型的故事,或者,这一次读女生爱听的故事,那么下一次就读男生喜欢的故事,反之亦可,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4 创设环境——朗读开始了,一定要确保环境的安静,但是这种安静并不是绝对的,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摆上与故事内容有关的物品,甚至于可以带上一些可爱的毛绒玩具:《丑小鸭》中的白天鹅《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举一个实例:有一次,我在读《壁橱历险记》的时候,为了创造出黑乎乎的壁橱的环境,将所有的窗帘也全都拉上了。等到全班已经鸦雀无声了,才开始朗读故事。
        因此,建议教师们开始朗读时,要求保证每个孩子都在仔细的听,如果有走神的孩子,可以停下来,或者把朗读的声音提高,但是建议尽量不要去点名批评,这将会把你刚才辛辛苦苦创设的故事情境摧毁得烟消云散,我认为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5 讲述技巧——读故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应该说大家都懂:态度和蔼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准备充分、语速快慢适当……但是,没有亲身为孩子们读过书的人,有些细节是体会不到的,例如:角色的转换。我个人认为,讲故事中应该随着角色的转换,声音也要有所不同,如扮演笨笨的大熊,声音可以适当的放低沉浑厚一点,如扮演凶狠的灰狼,就得发出恶狠狠的声音,读到可爱的小朋友,声音不仅要稚嫩,甚至可以适当的结巴,因为现实中的小小孩讲话,是不会那么流利的。对于故事中有许多拟声词组成的环境音效,如汽笛声、鸟鸣,狼嚎等。我认为这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重点,他们天生就是音效的崇拜者,任何一点不同于常态的声音都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建议多多利用故事中的拟声词,甚至可以适当、适度的放大。
        6 情商的培养——朗读的目的决不仅是短短几十分钟的听故事,除了要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之外—— 一般老师读过的故事书,在班级内马上就会成为畅销书,孩子们在班上争着看,回家后要求家长继续读,有的好故事甚至希望老师重复的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一个易接受的环境中接受人生道理的浸润,这是一个比说教更容易成功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声朗读”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且是教育中切实可行的一种工具,只要能处处留心,那么教育处处是契机。

参考文献:
[1]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新星出版社,2016
[2]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版

作者简介:黄晶(1981.10~),女,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小学高级教师,本科,汉语言教育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