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芬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黄口镇第一小学 230000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展开作文教学时,学生们所接受到的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所以此情况下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提高和培养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对此能力的培养加大重视,将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和个性化发展以及作文的方法技巧教学等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兴趣可以通过作文学习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将创造性和形象力充分发挥出来,使自身的作文水平显著提高。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培养的相关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想象能力
引言:在人类的各项思维活动中,想象力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象力在不断发展建设中,可以让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价值和地位得到有效实现,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充分发挥,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让学生们的日后学习变得更具有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 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其个性化发展方向显著提升。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学生的个人思想加入到整个写作中。让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可以将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发挥出来。对创新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让学生的素质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此情况就是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进行倡导,使小学作文想象力在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得以显著提升。
(二)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整个建设方向上必须具有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学习模式。整个小学发展建设中,需将想象力融入其中,并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在生活中由于写作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对想象力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因为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掌握的知识量很少,所以在展开写作活动时,可以应用的相关素材严重缺乏,而学生在思维上进行相应创新,使自己的发展空间得到扩展,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变得更加流畅,同时写作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让写作效果具有创造力得以有效实现。
二、想象力培养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丰富想象,引导创新
在新课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中所强调的教学理念,展开小学语文作文课程活动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想象,将传统的束缚和框架打破,让学生可以真正的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快乐。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展开作文写作活动时,在写作前可以先向学生叙述一段材料,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使其可以大胆想象。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加大胆的去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展开教学活动。
比如对学生讲解《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时,因为兔子的自大和骄傲,最终输掉了比赛,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对此故事进行续写,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会写到兔子得到了教训,并将骄傲的毛病改掉最终赢得了赛跑。同时学生也会写到兔子并没有得到教训,再次进行比赛时依然因为自身的骄傲自大输掉了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培养,同时还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丰富想象,营造氛围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所以学生写作的内容一般都是典型的范文重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想象力并不能得到有效发展,甚至还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中。所以对作文教学活动展开时,教师需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将作文学习情境创造出来,以此为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空间。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出和学生生活实际具有紧密联系的开放性题目,并在作文练习前组织学生展开相关发言探讨,营造出教学情境氛围,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相关策略
(一)丰富知识储备
因为小学生并没有长时间接触社会,所以对于社会阅历来说比较浅,很多事情都没有经验,所以此情况下并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想象力框架。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量,学生的想象力会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将其想象力更好提高,需要对学生的见识进行丰富,同时对其知识储备进行增加,使其想象力得以有效提高。
比如在教学《宇宙的另一边》一课时,为了更好的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的?通过短片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宇宙的另一边概念更加清晰。当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和这一边有什么区别?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也要上课?上什么课?怎样上课呢?……引导孩子去想象之外,还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象,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脑海中的知识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观察
对学生作文能力进行培养时,观察力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观察属于一种有目的和持续性的直觉活动,平时展开作文练习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进行写作前不知道如何去写,甚至部分学生还会面临无话可说的情况。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时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没有对事物产生兴趣。因为小学生的观察水平比较低,所以此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严重缺乏相关内容,同时也不能通过文字将事物原有的色彩表达出来。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很多事情都可以凭空想象。所以教师展开作文教学时,需积极对学生的事物观察进行引导,在观察的顺序性和目的性以及精准性上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观察,可以将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
比如教师对学生指导描写各种小动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印象中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但是很多学生只能将小动物的总体特征表达出来,其中的细节并不知道。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指导,通过播放图片等措施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进行观察时,首先可以从动物的外部特征着手,明月动物头部到尾部具体特征,同时仔细观察动物的头和嘴巴以及眼睛还有四肢等。学生经过思考后,教师对其引导,使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形态进行观察,比如跳跃时和走路时以及跑步时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让学生明确事物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为写作创造情境
对于想象作文来说,主要是指运用虚构和幻想以及夸张的手法描述事物进行写作。所以此情况下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情景,以此引发学生对事物展开思考,将其引入到想象中,对学生的合理想象进行激发。
比如人教版的三年级教材中,有篇作文要求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此时学生可能会受到自身思维模式的限制,很难具体表达清楚,这时教师可以将未来的概念转化成和生活相关的事物。比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物品以及衣食住行进行想象和思考,从学生最熟悉的黑板和课桌着手,让学生想象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可以找到写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改革下,作文教学是其中重要内容,同时还需更加强调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所以,教师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其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海玉. 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应注意的问题[J]. 学周刊,2016(13):158-159.
[2]蒋云.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 亚太教育,2016(22):17.
[3]黄志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J]. 亚太教育,2016(29):212.
[4]尹学书.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