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宝慧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融媒体环境下信息数据的传播与处理形式不断发生转变,在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产业为保证自身发展优势,应结合受众多元化的思想发展、情感认识与知识管理需求,逐步推进电视台主持模式的优化创新。基于此播音主持作为电视台信息的传播者,其语言、肢体与情感表现风格应保持独特性与专业性,逐步树立起个性化主持风格,从根本上促进电视台播音节目表现力与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播音分类;语言表现;风格定位
电视台节目的编辑效果与主持风格是影响电视播出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阶段网络平台与移动终端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转变了人们接收信息途径、模式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有效提升播音主持的效果,电视台应在集中资源加强专业播音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注重主持人播音素养的培养,帮助主持人养成独特播音风格,进一步增加节目受众的粘度。
1.媒体产业发展新形势下播音主持风格演变的重要意义
1.1播音主持的风格分类
现阶段电视媒体节目在主持项目中,按照播音类型的分类可以划分为新闻播音风格与娱乐新闻主持风格。其中,新闻类播音主持主要是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客观内容进行编辑与播报,对主持人的语言运用能力、专业播音能力与情感表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主持人结合播音内容,使用正确、标准的词语,严格把控播音节奏与情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专业主持。而在娱乐类播音节目中,节目内容往往兼具趣味性与娱乐性,主持人应结合节目编辑内容与表现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由于娱乐性主持风格多变,因此需要主持人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互动能力,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与情感共鸣。
1.2播音主持个性化风格演变的重要性
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媒体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为有效提升自身广播市场的竞争实力,应将受众差异化的新闻、娱乐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上。为此,电视台不仅需要创新新闻编辑的形式,同时,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也应结合现代广播技术、思维,形成风格独特、受众容易接受的主持风格,推进广播风格的优化演变。在对播音主持风格演变进行分析与引导时,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受众的情感需求,对信息时代的受众思想发展进行分析;二是找准播音主持自身风格定位,结合节目播出的形式、内容与类型,改进主持风格;三是主持人语言规范与情感表达等专业能力的分析。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虚心向其他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学习,此外,还应根据信息技术在广播领域的实践应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自身节目主持整体能力。
2.有效推进播音主持风格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
2.1找准主持风格定位,强化专业播音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专业能力是推进主持风格合理创新的重要基础。为此,电视台在开展广播业务创新工作的过程中,应以主持人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基础,逐步转变节目主持的风格。一方面,在主持人专业培训、业务评估的过程中,设置以语言能力、表现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为考察重点的绩效评估机制,调动主持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播音主持拓展知识储备,不断优化主持队伍的能力结构,在夯实播音工作者专业基础的过程中,为主持人形成独特的播音风格提供支持。现阶段,社会公众观看电视节目时,对节目内容的获取主要通过播音主持人语言进行的,所以电视新闻播音的总体质量主要取决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如,央视著名播音主持朱广权,在具备良好专业素养、主持功底的基础上,还具备诙谐幽默的语言表现特点,提升了新闻节目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
2.2以受众情感需求为导向,增强语言表现力
广播主持人在实际播音过程中,需要事先了解节目受众群体特征,熟练掌握节目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解读,调整情感表现风格。电视台播音主要是通过声音向公众传递广播信息的,因此,支持人的语言风格应尽量贴近公众群体的情感需求,保证语言的亲和力。根据各个地区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的选材,使用一些受众熟知的口头语进行广播,引起受众共鸣。除此之外,在节目的过程中,应合理设置互动环节,提升受众的参与感。电视台可以构建实时互动、意见交流平台,播音主持根据节目受众的意见反馈,灵活调整主持风格,不断提升播音语言与情感的感染力。如,在新闻节目中,播音主持可以通过语言节奏、语调、语气助词等方面的调整,营造对应的节目氛围,增强语言表现力。
2.3培养多元化的主持表现风格,加强主持人创新意识的锻炼
新媒体时代,电视台在优化广播播音工作管理机制时,应结合内部改革需求与外部媒体市场竞争形势,拓展主持人队伍接受教育培训的途径。首先,广播电视台相关管理部门应采用多样性的专业培训模式,转变以往以会议、模仿等方式为主的培训方法,注重主持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电视台应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形式。在以往,由于培训工作较为单一和重复,以至于部分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语言风格同质化严重,导致电视节目缺乏个性以及新鲜感,不仅无法贯彻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目标,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损耗;第三,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监督与保障机制的建设,构建覆盖培训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将专业培训的结果与奖惩机制有效衔接起来,鼓励主持人队伍积极培养多元化的表现风格,对专业能力过硬、主持风格独特的优秀主持人进行表彰,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播音主持积极探索个性化主持风格。
结语:媒体产业发展形势的不断转变,对主流媒体广播单位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视台播音作为广播节目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在编辑方法、节目播出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还应结合受众多元化、差异性的情感需求,鼓励播音主持进行风格上的演变与创新,提升播音节目的影响力与表现力。为此,电视台应合理推进播音管理创新,通过拓展播音主持参与专业培训途径、培养主持人多元化主持风格等方式,全面提升广播主持队伍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栋.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分析[J].卷宗,2018(18):259-260;
[2]薛寒.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及创新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5);
[3]袁祥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新闻研究导刊,2018(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