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龙力源
[导读] 高校应该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教育创新探索

        龙力源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401331
        
        摘要:高校应该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教育创新探索,重视结合各项资源运用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优秀思想观念的学习和实践体验中。研究指出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多种挑战,例如削弱传统教育人员的主体地位,一部分大学生受到负面网络思想出现错误的心理认知或者是价值取向,限制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所以高校应该结合新媒体发展特色分析思政工作遇到的各项挑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地应对方法,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与创新性,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长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工作;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认知

        前言:新媒体对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造成多种挑战,传统的思政工作模式不能符合时代发展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和行为引导,不能保障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所以高校应该分析新媒体对思政工作造成的各项挑战,分析合理的应对方式以推动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具体应该在转变教育模式基础上汇集各种资源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在把握新媒体发展特点基础上渗透诸多优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这样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造成的挑战分析
(一)削弱传统教育人员的主体地位
        高校在对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普遍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思政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处于主导位置,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达成的目标安排课堂教学计划,未能关注到时代发展提出的教育理念创新需求,也没有思考大学生呈现出的健康成长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的资源或者是获取多种信息内容,能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资源搜集和体验。高校也能通过慕课或者是微课教学等创新型模式的运用拓展课堂教学的平台和教育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相关的思政知识,在信息互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一部分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能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信息互动或者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养成不同的价值理念,容易对课堂教学产生质疑。这样就导致传统思政教育人员的主体性不能得到保障,限制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
(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腐化现象
        新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理念造成多种影响,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微博、抖音直播或者是今日头条等平台搜集相关资源,也能在多种平台上发布多种信息。可以说网络平台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网络信息,多种价值理念或者是信息内容都会得到传播,在平台中会观看不同类型的信息内容[1]。但是这些信息内容存在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或者是行为意识,例如低俗或者是一些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负面影响,不能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或者是成长目标。如果大学生过度接收不良信息内容就会出现价值观念动摇的现象,思想意识也容易出现腐化现象,限制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传统教育模式有待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呈现出滞后的问题,通常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大学生开展灌输式的知识讲解,没有给学生们开展更高水准的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未能根据时代发展合理革新教学模式与授课内容。而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获得各种信息内容,也能在网络平台中获得更多的资讯,不喜欢接受传统课堂的灌输教育,限制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2]。所以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革新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目标,重视在新媒体运用基础上开展更高水准的思政教育,通过各项资源和技术运用打造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平台,在教育模式优化基础上强化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


二、高校合理应对新媒体挑战开展高水准思政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对新媒体呈现出的挑战进行正确的认知,重视优化之前的思政教育模式
        因为新媒体削弱传统教育人员的主体地位,未能关注到时代发展提出的教育理念创新需求,也没有推动思政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高校应该分析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工作造成的各项挑战,结合多种资源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所以高校应该对新媒体呈现出的挑战进行正确的认知,重视优化之前的思政教育模式。
        高校需要改变陈旧的授课模式与教育理念,重视结合新媒体革新之前的授课模式,围绕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健康成长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也应该通过慕课或者是微课教学等创新型模式的运用拓展课堂教学的平台和教育空间,借助新媒体呈现出的技术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探索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们对思政知识的认知程度[3]。在正确分析挑战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与活动计划,立足各项资源打造别致的探究平台,这样可以给大学生开展更高水准的思政教育与指导,强化思政教育的实际效率。
(二)结合新媒体特色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上文研究指出新媒体平台中信息内容存在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或者是行为意识,例如低俗或者是一些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造成负面影响,不能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或者是成长目标。所以高校应该结合新媒体特色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可以在优化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在各项资源运用的同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意识。
        领导层应该对新媒体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深度思考,重视在新媒体运用基础上打造文明且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应该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高校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的资源或者是获取多种信息内容,能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资源搜集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之外搜集相关的资源并树立独立的思维认知[4]。基于大学生体现出的信息搜集和运用能力,高校需要在校园网络平台设置中进行信息屏蔽,重点减少黄赌毒等负面思想在校园网络中的传递,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思政教师需要革新陈旧的授课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性与创新性
        高校应该关注到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价值理念造成的多种理念,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立足多种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研究指出新媒体改变之前的思政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大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也没有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思政教师需要革新陈旧的授课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性与创新性。
        思政教师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分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重视在资源优化的基础上打造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政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合作探究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开展创新性且高效的教学平台,在调动大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论:本文认为高校应该分析新媒体对思政工作造成的各项挑战,分析合理的应对方式以推动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高校应该对新媒体呈现出的挑战进行正确的认知,重视优化之前的思政教育模式。同时,高校应该结合新媒体特色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此外,思政教师需要革新陈旧的授课模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郑元勋,王秀林,张亚敏.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115-121.
[2]杜伟伟.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26(12):6-7.
[3]沈爱玲.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路径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8(06):95-98.
[4]冷云峰.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锋绘,2020,13(02):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