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下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的应对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梁俊涛
[导读] 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梁俊涛
        乌鲁木齐市第56小学    830006
        摘要: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学业拖延导致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拖延这一习惯浪费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压缩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无法参与正常的娱乐活动。本文将简要提出“确立合理信念”、“发挥‘时间知觉‘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四种应对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的途径,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学业拖延;认知行为理论
        引言:学业拖延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内不能及时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或对当下的学习任务存在逃避心理,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倾向。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约有7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某种拖延症状,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拖延行为十分明显,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成年人的自制性相较于小学生较强,但其仍存在某种拖延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拖延现象更加严重,对于其学业的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
        一、确立合理信念
        为了积极应对小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信念。认知行为理论明确指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并不是由某一件突发事件导致的,而是经历了这一事件的长期引导,最后在特定情境下产生了特定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因此,要想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信念,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信念。针对学生学业拖延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明确以下观点:学业拖延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有效手段遏制的。学业拖延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学业拖延这一问题涉及到的人群十分广泛,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等,要想充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拖延主体不断加强对自我的控制,更需要亲人及朋友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信念。
        二、发挥“时间知觉”积极作用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业的积极情绪,削减其对学业的厌倦情绪,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管理学习时间。首先,教师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拖延概率。其次,家长可以帮助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当学生专注学习时,家长应该避免发出噪音,为学生提供光线充足、适宜学习的环境。再次,学生自律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外在的约束,还需要学生学会内在警醒,自觉学习时间管理。家长可以通过设置闹钟等方式规定学生的娱乐时间,以友好的督促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时间观念,适当约束自身的行为。

最后家长和学校可以建立时间激励机制,当学生完成了时间规划内的任务后,可以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学生再一次遵守时间计划,避免拖延现象再次发生。
        三、激发学生积极学业情绪
        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业产生的各种情绪,包括高兴、失望、焦虑、厌倦和气氛等,教师应该利用现有条件唤起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对自我肯定体系,鼓励学生接纳不完美的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习动机内化,明确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提高对自我的学习要求,避免拖延现象。最后,学生学习的过程需要家长的适当辅助,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适当评估,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适当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其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业任务、收获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在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学习任务,有效避免了学习拖延现象。
        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单一的学校教育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在“自律”与“他律”的共同约束下完成,家庭和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首先,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表达需求的机会,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我,满足学生的合理学习诉求。当学生的学习诉求被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业拖延的现象。其次,当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学业拖延现象,家长应该给予重视,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与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最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针对班级内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提供不同的作业方案,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已经成为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阻碍,家长和学校应该意识到学业拖延问题的危害性,对学生的拖延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家庭与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方方,窦永峰,陈飞宇,倪天辉,程梅.基础课阶段护理学专业大学生拖延元认知与学业拖延的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2):107-109.
        
        [2]许松涛,陈霞.基于数据诊断的大学生学业拖延干预策略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9(12):74-78.
        
        [3]赖运成,李瑞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1):10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