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边疆中学生如何通过实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张源丽
[导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张源丽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洞景中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无乱哪个学段,化学实验始终贯穿其中,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由于受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比一般的学生遇到的困难更多。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往往有一定的兴趣。因而要培养边疆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那该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为此,做了以下的几点探讨。
一、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属于直观教学。演示实验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结论。要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仔细研读教材,准备掌握每个演示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其次,仔细斟酌实验药品的用量并分析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干扰。例如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应先计算好要收集多少毫升的氧气,对应的需要多少克的高锰酸钾,而不是盲目的收集,一来收集的氧气不够还得重复收集浪费时间。二来氧气过多则浪费药品。最后,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在课前做两遍,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演示实验中最直观、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真实性、科学性、严谨性。进而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
        实验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实验,也是一种教学实践,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证和升华,也要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个人动手操作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手脑并用、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我所在的学校位于云南省少数民族边疆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平均每班学生48人,学校拥有一个化学实验室,24套实验仪器及设备,并不能满足人手一套实验仪器进行学生实验,只能采取4人的小组形式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因此,分组实验做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
        要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首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明确并遵守实验室规则,掌握“三不”(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触摸药品,不能闻药品的气味)原则。

其次,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学会,掌握操作技术。再次,实验过程中,边巡视边讲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特别是安全问题,一定要加以强调。实验结束后,仪器及药品有序摆放,实验台面干净整洁。最后,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在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都在提高,气氛也是活跃的。教师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教学功底、耐心细致,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高度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适当的开展有意义课外实验可以激发边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中学化学实验基本上为定性实验,对化学试剂纯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废弃物中回收利用得到许多代用品,这些代用品均可保证实验的成功。故而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小实验,拓展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例如,自制指示剂,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都含有多种色素,在酸或碱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作为酸或碱的指示剂。在学《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课题时,可布置学生周末提取好植物色素,所选植物可以是玫瑰花、牵牛花、紫包菜。可把提取好的色素加到白醋或小苏打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发生的变化,进而对酸和碱溶液的变色有个感性认识。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一旦看到溶液变色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被激发。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都会想: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我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还补充了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把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化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手段一般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投影、摄像等方面。这些反面需在实验教学中灵活应用。
        有些实验现象是瞬间产生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无法观察到,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验中采用投影技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克服这样的缺陷。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外,有些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操作失误就会产生实验事故。因此,在实验中出现失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有责任心、耐心,认真的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指导好每一个学生分组实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们最好的老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