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双榆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铺镇土桥完小,湖南常德,415333
数学是一门既深奥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得将趣味性引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笔者以为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剂良方,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记得牢。
首先得将数学教学立足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就是要把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当成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应当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最终目标,而应该更多地、更好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经历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多少学习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比只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更长远的作用。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目标达成。所以,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者要千方百计地让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之所以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精美的图片来显现学习情境,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教师把这一幅幅“静态”的画面,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变成一个个“动态”的情境。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就是把它设计成一个“看动漫”的数学游戏,教师当检票员,每位学生手里有一张“动漫票”,每张动漫票有两道题,上面一道题的得数是排数,下面一道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算对题才能对好入坐,不然,就会坐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被人请走。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真确确感受到了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也就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数学学不好,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麻烦的重要性。
其次是在游戏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毋庸置疑,“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儿童最喜欢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学生最有效、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或游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譬如:玩沙玩水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吧。学生可以通过用各种形状的容器盛装沙和水,感知容量守恒。沙子和水混合后还可以垒成多种多样的立体模型,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又如在运用积木进行的建筑游戏中,它既涉及到包括空间、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等相关联。儿童在选择积木拼搭建筑物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激活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趣味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之效果,也让学生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有更多的更直接的学习数学的机会。????
再次是加强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伙伴关系”????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一定要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就这个层面而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非得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不可,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事实证明: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不无关联,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凸显。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伙伴师生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必定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教师也一定会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所有的感官,以便不断收集学生在活动中发出的信息,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等,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和启发;当学生得到收获时,大张旗鼓地给予肯定。就拿在学习“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来说吧,我就是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七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成就感,孩子们真正感到学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既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学生的良师益友,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尽最大可能地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以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源自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进而达成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信息:安双榆,男,汉族,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铺镇土桥完小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