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存在主义教育的新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张甜
[导读]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各方面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
 


        张甜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3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各方面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而新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份子,其发展空间较大,且伴随着部分问题。基于存在主义教育的观念,从新教师的教学观、课堂提问的教学机智以及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学观;师生关系;教学机智
        
一、存在主义教育的观念
(一)教育要关注人的真实状态
        幸福教育和苦难教育都过于极端,生活从来不是无尽的快乐或无望的苦难,是快乐和苦难交织成的,存在主义教育旨在让孩子了解现在的真实情况,如果它可以带来快乐,要铺垫学生可以接受挫折的信心,如果它带来的是悲伤,要告诉学生光明很快就到来了。
(二)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精神
        存在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压抑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讨论,因为存在主义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独立性的学生,他们勇于展示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遇到不懂或者疑惑的问题及时通过各种交流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不逃避、不畏惧教师,敢于和教师交流、与教师交朋友,让教师能够全方位的了解自己,减少师生矛盾,更好的进行个性化教学。
二、新教师的教学观
        新教师在教学中有着自己的优点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只有将优势加以保持和利用,将缺陷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正和完善,才能够让新教师逐渐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一)新教师教学的优点
1.积极教学
        新教师在刚进入教学工作岗位时,对于教师行业以及学校工作岗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够重视并严格遵守,而且态度谦虚且积极上进,能够认真听取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与建议,对教学充满激情。
2.强调师生互动
        新教师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尤其是对新知识、新技术,他们应用新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多样的课堂。
3.创新教学
        新教师思想上也没有受到学校工作体制内的限制,往往可以更加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开展更加完善的教学活动,敢于创新和求变。
(二)新教师教学的缺陷
1.教学经验不足
        新教师在教研能力方面会出现明显的经验不足问题。例如,抓不住重点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最终影响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进度。因此,新教师应该经常参加观摩课,认真听取领导和老教师的建议。
2.课堂的把控和管理较差
        新教师由于其自身经验不足往往会出现课堂管理和课堂驾驭能力较差的问题。所以新教师要积极向老教师学习管理课堂的经验,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倾听孩子的声音,同时也要树立威信。
3.教学反思较差
        大多数新教师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的掌握和学习上,对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全盘接受,现存教育现象没有自己的反思和分析。所以新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教育想象,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适当打破常规和限制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新教师的教学观亮点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适当帮助和指导。
2.师生勤于交流与合作、互相尊重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主体意识增强,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勤于交流与合作,教师给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师生交流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加开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交流工具随之发展起来,例如微信、邮箱、雨课堂等都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在这种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交流。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交流方面应该具有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特征。
三、课堂提问的教育机智
(一)调动课堂的气氛
        机智的课堂发问,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例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涉及的苏联领导人和具体政策太多,内容比较枯燥。老师以领导人秃头规律为悬念,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
(二)温暖学生的心灵
        机智的课堂发问,可以温暖一个孩子的心。如果一节课涉及情感,而某个孩子的家庭又比较特殊时,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不仅弥补了学生家庭成员的陪伴,还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三)改变教学观
        老师应该摒弃自己的偏见,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努力去理解学生,这不仅仅限于本身所讲授的内容,还应包括德育。教书和育人是缺一不可的,应该具有更多的人性关怀。
四、新教师的班级管理
(一)新教师班级管理的特点
        新教师年轻,富有活力,在年龄上与学生的代沟较小,易于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教师由于缺乏班级管理的经验,容易出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急于求成的现象。同时由于急于求成,极易在班级管理中引起学生的不满和逆反现象,破坏师生之间的情谊。
        新教师初入岗位容易出现角色定位不清的现象,没有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使得班级缺乏凝聚力和动力。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首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表扬为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其次,处理班级矛盾、意外时要有耐心,不能一刀切,一定要了解孩子,不要忽略了孩子的真心,在无意伤害到孩子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补救,以宽容仁爱之心对待孩子。
        最后,班级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逐步引导孩子,给犯错误的孩子改正的机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五、应对策略
        在教学方面,新教师要积极地提高学科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多参加老教师的观摩课,也可以经常请老教师和领导听自己的课,认真听取老师和领导给予的建议。同时,新教师要注意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在班级管理方面,新教师在积极管理班级的同时,要学会放手,一定要注意培养班级里的积极分子,成为教师的助手,吸引更多学生来建立一个富有集体荣誉感的班级;角色上既要成为一名学生愿意与其交流的好老师,又要时刻守好教师的底线和原则,不要让学生“越界”,成为让学生又敬又爱的好老师。
        在学校方面,学校要针对新教师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增加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使其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其次,要求新教师观摩老教师的课,并且可以经常与其交流听课感受和心得,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可以采用“帮带制”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帮带教师同样要对帮带新教师做出评价和给出建议,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新教师正处在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期,处于一个模仿时期,以完成任务成为工作的目标。在此阶段他们更应当注重规范,遵守制度。
        新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他们给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终将成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们要正确且积极地看待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不断鼓励和给予新教师所需要的帮助。同时新教师自身也要对教育事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将自己的未来与教育事业紧密联系,为自己做一个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王举梅,郑已东.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死亡教育[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5):45-48+59.
[2]胡安民. 师徒制与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申水仙. 新任高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南京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