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1期   作者:丘梅华
[导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

        丘梅华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怀乡镇怀乡中心小学 广东 茂名 525324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要求教师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体验性教学,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的多维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新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小学生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担负着国家长远发展的重任。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杆。小学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其未来个人发展与生活品质。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语文教学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造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进而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从而动员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集声音、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的创造情感。
         例如教学《桂花雨》一文时,这篇课文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桂花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桂花雨的美,感悟祖国的壮丽山河。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桂花雨的美景,让学生在欣赏优美风景的同时,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问题无法独立思考,不能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质疑。在质疑提问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够自主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提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之处,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时,这篇课文以说明文的方式讲述了什么能够比猎豹的奔跑速度更快。

在课堂初期,教师先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分别播放了猎豹和老虎奔跑捕杀猎物的视频,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于这节课的主题上,观看之后,给学生提出了“比较一下哪个奔跑速度更快”一个问题,结合课文来学习领会。随后结合课文给同学们讲述了在世界上一些比猎豹速度更快的动物,例如,比猎豹速度快的有天上飞的禽类,还有人类制造的火箭、飞机、大炮等。这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他们的速度会这么快?在学生提问完之后,教师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了表扬,之后又向学生解释了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堂听课时,在思考之后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强化课外实践,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对于一些知识性强、操作性强或与学生现有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如果光靠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且不知所云。因為这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缺乏那些体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激发思维,才能有想法,有创新。其次,激发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在识记字形时,根据字形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雨”字怎样识记呢?有一学生回答说:“雨就像一个窗户,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雨点。”多么大胆形象的想像,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结束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创新能力又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和谐素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师生的密切配合,扩大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任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62-63.
                [2]刘恩山.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生物学通报,2004(1).
                [3]赵峰.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82-83. 
                [4]吴令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6(01):55.
                [5] 方红峰.浅论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学习版),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