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洵
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中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新课标的贯彻让高中阶段的教育事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加强素质改革提上日程,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对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和举措进行有效探索。在高中为了保证所构建的化学课堂更加符合新课标的发展规范,教师需要跟随改革脚步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活动实施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化学课更加高效,助力化学教学事业实现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前言:在高中阶段化学所呈现的学科地位和教育价值比较突出,在组织育人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学生思维认知基础,在育人思想和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参与化学课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并在有效活动支撑下帮助学生规范掌握相关知识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与实践探索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标背景下,关于高中化学教学面临全新发展要求,在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高中生化学思维有效培育,强调育人方法和活动实施举措的规范性建设,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化学课更加高效。然而,就目前来讲在化学课程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育人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桎梏性,忽略学生思维和能力有效培育,是导致学生学科素质建设受到明显局限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具体实施化学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在具体的方法贯彻和实施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单纯地进行灌输和讲授导致学生学习环境比较局限,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差距,而严重阻碍课堂教学效能,限制授课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今后作为化学教师在开展授课期间,需要以新课标为目标导向,积极探索比较有效的授课模式,以便可以合理构建高效课堂,突出整体教学实效。
二、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有效构建的途径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化学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观念上进行调整,积极践行生本思想[1]。以此为依据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搜集与化学课有关的趣味故事,以及比较经典的科学故事素材,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并自主端正自身在化学课领域的学习态度。
比如说,在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组织授课期间,为了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并形成丰富的文化储备基础,则需要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文化素材,在网络支撑下将与硅物质有关的科学研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目前硅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丰富文化素材导向下对所学内容产生较强的探索兴趣,全面提高其在课程领域的学习动力。
(二)强调以问导学
在组织化学授课期间,作为教师需要关注以问导学活动合理规划[2]。引导学生就相关化学课内容进行自主提问,并在假设与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化学思维获得有效发散,帮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也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以更加精准的方向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促使其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参与课程学习期间,则可以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金属材料?它们的应用范围和所具有的功能特性分别是怎样的?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者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网络素材,让学生在问题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也可以主张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如一些金属材料存在着哪些的特殊功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进行假设,并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思维认知基础。
(三)设置直观情景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在情境设置方面进行合理规范,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在思考和想象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基础内容的理解,从而助力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和领悟能力。
比如说,在针对“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有效设置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案例以及具体的技术工艺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想象条件,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想象,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认知基础。同时,在多媒体的助力下教师也可以围绕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情境有效创设,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实验流程和操作方法加以掌握。比如说,在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设置情境,直观展示相关的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能够在感官体验和支撑下全面掌握具体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思维和认知基础。
(四)主张合作学习
在新课标背景下,作为化学教师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自主意识以及综合探究能力有效培育,并立足于学生素质培养目标考虑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有效主张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课程探索和讨论当中[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全面提高其在化学课领域的综合学习和探索能力。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则可以对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两种化学物质在基础特性以及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范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自主搜集相关的学习素材,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深入调研,让学生能够有效吸收相关化学知识,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问题的综合探索和剖析能力。
(五)构建探究实验
在开展化学授课期间,教师需要在实验模块进行合理规划,构建完善性的授课体系,让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探索习惯。在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践行分组理念,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配合,共同围绕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深入探索,在实验观察和规律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比如说,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授课领域,原电池实验是重要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利用实验中所具有的材料和载体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就其中所具有的实验原理加深理解和认识。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规律在小组内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有效分享。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并建立起良好的实验认知基础,丰富自身在实验探究与操作方面的技能储备。
结论:依前所述,在高中开展化学课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针对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进行明确,以高效课堂为发展目标,从具体的授课思想和教法上进行创新。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主张探究实验规划设计,通过多种教法对现有的化学课教学体系进行改良,对具体的育人环境进行优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化学课领域的综合学习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加权.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科教导刊(下旬),2020(06):152-153.
[2]张建文.创新型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34-135.
[3]梁淑瑶,王萱,范艳花.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