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烟英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铺镇土桥完小,湖南常德,415333
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小学教学质量正在不断攀升。然而,由于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且主动学习意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大力提倡体验式学习,从而真正有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一是明确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简而言之,所谓体验式学习,就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以事物发展规律为基础,在构建情境、再现情境等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悟,体验知识,进而在头脑中构建知识框架结构,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然后,建立更加正确的学习观念,采用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完善与提升。提倡体验式学习的意义莫过于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尊重,真正回归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活动从过去“授——受”“师生”关系,成功过渡到了“我——你”的“伙伴”关系。
二是明确体验式学习策略
策略一——在游戏中获取
体验式学习的关键莫过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定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在我看来,要想运用好此策略,教者就得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合理运用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激情,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体验,从而达到教学有效性之目的。譬如在教“平均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在导入环节中就设计了“拍篮球”游戏这样一个环节,甲组人6人,乙组7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哪一个组拍球总数多,哪个组就是第一名。这样的比赛规则一宣布,许多学生会觉得不公平,此刻,我便询问大家“为什么不公平呢?”有的学生便说“两个小组的人数不同,人数多的当然拍球次数也会多。”有的同学要求“两个小组的学生数量要一样,比赛才公平”等等。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便顺理成章地引入到了“平均数”。得益于游戏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起来了。
策略二——在情景中体验
小学数学课堂引入体验式学习,首先得从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入手,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学生从自己所熟悉的已有生活经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下一步的学习,效果必然会更好。例如:我在“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了一个个活动体验情景,运用直观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直接,对于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我依据“1像铅笔来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要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重量,6像口哨吹得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眼镜看得清,9像气球空中飞”这首儿歌的歌词订制课件,将这10个数字制作成儿歌中所对应的事物,并配上这首儿歌,在儿歌播放的同时,这些数字动画也随之出现,学生被“铅笔、小鸭、耳朵......”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且新颖鲜活的动画所吸引,即刻进入了情景之中,并不由自主地随着儿歌的韵律,哼唱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有所体验,对原本抽象的数字便有了直观的认识。
策略三——在研究中发现
体验式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领和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通过这样的形式,将重点、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扎实,获得感也会更满足。比如:进行“个位数加法的运算”训练时,以“6+2=8为例子。首先,我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还鼓励他们与周边的同学一同研究探讨,并以满天繁星为主题的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学生看到了在众多的繁星中有6颗特别亮,多媒体动画一播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这时已经有很多学生发现最亮的星星有6颗,我此刻便问:“小朋友发现了最亮的星星有几颗?”,同学们纷纷回答,笔者将这6颗星星标注出来,接着,我操作多媒体设备,增加了2颗最亮的星星,要求学生观察、讨论,最后举手回答。在研究星星增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的量与数的变化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并出示了题目6+2=?。根据两次星星数量的观察累积,大部分学生随即算出了结果就是8。不难看出,这样的训练,就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热情。要想让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就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它不但尊重了小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禁锢,将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机会倍增,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于数学学科的认识必将更加深刻,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
综上所述,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值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值得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
作者信息:刘烟英,女,汉族,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铺镇土桥完小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