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芳
[导读] 部编版教材对小学生识字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芳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部编版教材对小学生识字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生字学习和巩固过程中兼顾趣味性、有效性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共同关注。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识字教学除了运用传统的字理识字和随文识字等方法,还借助了识字盘、漫画、插图等多样的工具。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小学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有效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汉字的特殊魅力。
关键词: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1“部编”版教材中识字写字模块的特点
1.1定位更精准
        在编写“部编本”识字写字模块时,一般会遵循一条规则,即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出于实现这一任务的目的,编者综合考虑多种信息,并将其展现在教材中。具体而言,在一年级语文上册中,按照主题内容将整本书分为 8 个单元,即识字、拼音单元各 2 个,课文单元4 个。相比较传统教材,“部编本”抛弃了原有的先拼音后识字的习惯,而是自会意字、象形字开始,借助画面、溯源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兴趣。首先,在识字的过程中,借助不同语境,增加学生对使用频率高的汉字的印象,以起到巩固效果;同时,在教学拼音时,首先学习声母,并联动识字读词,增加拼音学习的具象性。再者,在编排课文时,拼音、汉字要选择不同的字体,当学生看书本时,就可以直观地了解拼音、汉字的关系。然后,“部编本”适量缩减写字数量,并增加识字数量,降低学习难度。最后,在书写汉字时,注重笔顺、笔画等的教学,提升学生书写基础。
1.2方法更灵活
        在“部编本”中,识写汉字既有分散出现,又有集中呈现,比如识字加油站。具体而言,分散的识字,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准确把握字义;而集中呈现的识字,则需要学生利用一段时间密集学习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张田若先生曾提出一些识字教学观点,即尽管识字教学方法不一样,但是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 均可以改善识字教学质量。换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分散、集中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要灵活运用。同时,教材中汉字的呈现借助不同的形式,比如童谣、儿歌等,还有一些语境词串、反义词等,并借助形象的情境图,如剪纸、中国画、京剧造型等,丰富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认识汉字音形义间的联系,并培养跳动思维,发挥学生想象。
1.3 指向更明确
        在“部编本”中,强调汉字识用、学习相配合,以满足实践要求。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会形成多样的识字情境,促使学生习得识字方法,并乐于识字,激发其热爱文字的情感。同时,在编写识字情境时,重视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以紧密联系其实际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会感到很熟悉,从而自然地识字写字,比如“语文园地”、教材课文等,大量呈现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此外,生活是学习的外延,即生活也是学习的课堂。在认识汉字后,学生可以将其运用在生活中,既激发其学习热情,也可以巩固识字成效。最后,识字量增多后,开设的“快乐读书吧”等模块就可以投入使用,完成课堂内外对接任务,开阔学生识字通道。
2趣味识字教学措施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材规定认识 300 个生字,然而对于刚从学前班过渡到小学的学生来讲,识字的目标是很难一下子完成的,而创造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结合课本生字,对主动学习识字并能理解大概意思的学生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字,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的汉字无处不在。例如在学习课文《大小多少》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逐一将“大、小、多、少”的数量概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文字的认识,了解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例如,在讲述“大、小”字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呈现西瓜和桃子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图片中的“大、小”是什么概念,然后结合课文学习对大小的认知,从两种事物对比中,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对文字的记忆。
2.2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根据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意识地加入多种方法,例如对相似字、相同读音的字进行类比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解字的意思记住并区分生字。例如学习生字“象”和“像”,首先,通过字形理解前者只有一个字体“象”,后者由人字旁加“象”两部分构成;其次,从理解上看前者表示动物,后者表示按照人制作的物体,这就容易区分理解了。还可以利用字意教学,这是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讲的,每个生字都有自己的意思,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也从而拥有一定的字意。字意识字方式居多,例如联想法、类比法、身体展示法、图片文字结合法。在学习课文《操场上》时,就可以采用身体展示法,此篇课文的生字主要有打、拍、拔、踢、跳、跑,从字形来看,这些字都有共同之处,前三个生字全是“提手”旁,后三个全是“足字”旁。老师通过运用身体展示引导学生自主观察 6 个字的共同之处,并且思考与身体哪个部位有关,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3以游戏识字,激发识字话题
        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缺少了过去在幼儿园时的玩耍为主题的学习,在小学课堂学习中,呈现为“静默”兼有“玩耍”的学习。其实,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游戏教学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更好地感悟到识字带来的无限乐趣。(一)形近字开火车在小学汉字识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近字的识字具有卓越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懂得汉字的字理,感悟到汉字中包含的浓郁学习情境。教师利用开火车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形近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构成原理。如在一年级下册《猜字谜》一课中,“请、情、晴、清”包含了共同的偏旁,这种类型的形近字,就适合利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进行字词拓展。如在“请问、心情、晴天、清水”等的组词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开火车来创造一种灵动的教学氛围。(二)多音字戴头饰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声调”小头饰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感悟到一种浓郁的游戏氛围。如在学到“人参、参加”这个“参”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拼音头饰,佩戴“shen\can”头饰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悟到生字学习的魅力。
结束语
        小学生认识汉字是个逐渐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识字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识字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运用上文中列举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更多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如动画识字、视频识字、美术识字等。识字教学内涵深厚、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前行、总结提炼,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感悟到识字的乐趣,体验到汉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柳萍娟.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8(37):108-109.
[2]孙宇.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54-155.
[3]李玉梅,张会芳.新课程理念下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