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趣味元素,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色彩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何晓明
[导读]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如是说到
        何晓明
        广东省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如是说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投入学习的第一推动力。教师应当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运用趣味元素,妆点语文课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快乐学习的海洋,感受语文的魅力、品味学习的趣味。语文课堂才会因趣味元素而五彩缤纷,教学效率才会因趣味元素而有效提升。文章也将从教学导入、情境创设、有效提问、游戏介入、活动开展五个角度入手,探析趣味教学落实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趣味教学 落实对策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落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为满足课标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把握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巧用趣味元素,落实语文教学。
一.趣味教学导入,奠定愉悦课堂氛围
        小学生性格活泼,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对任何有趣的事情都充满无限的探究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利用教学导入,拉开语文趣味学习的门帘,这样才能够在激趣的基础上为后续的语文教学做好准备,让学生以较高的注意力集中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
        趣味导入分为两个阶段,即上课前的3分钟,以及上课铃敲响后的5分钟。在不同的阶段,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过渡”,让学生以感兴趣的姿态适应语文教学,投入语文教学。
(1)第一阶段:上课前3分钟,学生们还处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有的说笑、有的打闹,完全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到的导入方法,让学生的心理产生过渡。如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播放诗朗诵、词朗诵等,让学生快速安静下来,先迈一脚进入语文课堂;
(2)第二阶段:上课后5分钟,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在激趣的基础上,顺水推舟的落实教学。可以利用和蔼可亲的对话,带入语文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温故知新”,趣味提问的方式引出后续内容。目的是奠定一节课愉快趣味的情感氛围,利用导入为后续语文教学做好准备。
二.趣味情境创设,引导走入语文世界
        语文世界充满语言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堆砌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令人心驰神往,令人兴趣满满。为了让学生走入语文画面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色彩与趣味色彩,让语言文字“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对应的语文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手、脑、眼、耳等多个器官,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实现在直观情境之中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情境、体验情景,进而和文章、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充满无限趣味,学习体验才更深刻、更真实、更有趣。
        如在学习《司马光》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由马晓龙导演的《少年司马光》动画片段,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并且感受司马光的聪慧与勇敢。学生在视频观看仿佛成为了司马光的“伙伴”,情境创设十分真实、灵动,情境体验的学习效果远远高于教师直接讲授。
三.趣味课堂提问,以问引思加深思考
        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也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一定的方向,能够以问题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经常上着上着课就“走神”。

这时语文教师不要直接的批评学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侧面警示学生,学生也能够快速“回神”,投入到紧张的语文学习中。为了弱化学生回答问题的抵触情绪与恐惧情绪,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奖励并举的方式,实行课堂提问“积分制”。
        即每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会得到10积分,哪个学生最先获得100积分,可以兑换教师提供的奖励。这样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时刻保持思维活跃。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在提问的过程中,问题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
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带有趣味色彩的问题:
(1)同学们,你认识爬山虎吗?在你的印象里,爬山虎什么样的?
(2)叶圣陶爷爷为我们细致的描述了爬山虎,它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四.趣味游戏介入,激活课堂调节情绪
        小学生对游戏活动具有很浓厚的兴趣,游戏对他们也有无限的吸引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的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插入游戏,以游戏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与情绪,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
        当然,教师在开展趣味的课堂语文游戏活动时要注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且可以适当的融入学生们经常观看的一些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利用其中的游戏变化呈现在语文课堂上,辅助语文教学,也能够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击鼓传花”游戏,让学生们快速传递花球,当教师喊停,拿到花球的学生要背教师所提出来的诗歌;再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成语认知,也能够让课堂“乐”起来。
五.趣味活动开展,教学延伸意犹未尽
        初中语文教师不要将语文教学局限在语文课堂上,也不要以单纯的教学为主要形式。语文教师可以在落实语文教学时参透“留白”艺术,利用适当的留白实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们在课后仍然停留在语文学习的思考过程中,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延伸。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在课尾阶段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英雄,下节课我们将做‘英雄分享会’,谈一谈你对《三国演义》中英雄的认识”。
        这样学生们会基于《草船借箭》的学习,在课后做课外阅读活动,积极阅读《三国演义》。同样教师也创新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开放性“英雄分享会”这一语文活动辅助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体验十分深刻,语文课堂的教学收效也十分乐观。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课堂教学获得实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会自主参与学习,学习效果才会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在开展语文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以趣引学,让学生徜徉快乐学习的海洋,实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金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08):101-102.
[2]巩贵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0):199-200.
[3]贾丽.略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7):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