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刁维良
[导读]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刁维良
        四川省泸县奇峰镇学校 四川省 泸县 646100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意味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提问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此促进语文教学的进展。合适的提问方法,不仅可以令学生迸发出正向的学习兴趣,还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寓教于乐,协同发展。就大部分语文课堂的提问现状而言,教师提问问题的方式不够新颖,死板老套,这给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造成了很大影响,可谓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创新
        引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提问时,一定要基于课程实际进展,让学生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初中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扩展学生综合思维,帮助学生进行今后的学习以及步入社会的生存方式。[1]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原则创新
        就现当代初中教育现状而言,在语文教学创新的同时,还要兼顾已有问题设计所具有的目的性、科学性以及启发性原则。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能笼统而分散,应该突出教学重点,令学生一眼就能辨别出单元模块里的重要知识,科学配比阅读问题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回答。与此同时,还要切记需要具有创新趣味性、亲和性以及兼顾性,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甚至亢奋的学习状态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安慰用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基于原有的课文知识,我结合美术艺术以及构造机理,为同学们提问拓展了更多的建筑知识。茅以升先生所著文章大多数运用科学数据以及赵州桥和石拱桥两个鲜明的特例进行阐述,在我设计的问题里面,也鼓励学生运用历史悠久的鲜活的实例进行报告阐述,摘录自《水经注》中对古代建筑的经典描写,让同学们进行适当性的实际性的想象,让学生沉浸在创新问题所带来的开阔的眼界中。与此同时,提问学生对于拱桥的建造机理,诸如承重以及洪涝自然灾害的防御,阐述为什么赵州桥和石拱桥经年不衰,依然屹立一方造福当地住民。有针对性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引导,紧跟老师思路。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方式创新
        在兼顾科学性以及创新性的新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式中,我们可以利用铺垫式、阶梯式的方法,降低未知知识的难度,逐一攻破,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前后联系思考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运用归纳法提问,使知识得到系统化的提升。总结语文知识,融会贯通,令语文的学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广泛应用自疑法,比如面对学生提问,教师不正面回答,按时督促学生自行解决,脱离对教师的依赖。

[2]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我问出了“本文所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在有所成就之前是何种身分或处境”,引诱学生思考撷取“刀要石磨,人要事磨”的道理。进行小组讨论时,允许学生们运用辩证思维讨论个人对于历代帝王或著名历史人物的理性见解。课后提问学生人生在世的真正价值,以此提升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见解,做到对社会、国家、人民的贡献。课外延伸国内外名人的相似经验经历,例如历史名人李存勗,继承父志,纵横战场,做出了诛燕灭梁的丰功伟绩,终于建立后唐王朝。但是自从做了天子之后,便沉迷安乐不思国事,终日与戏子伶人为娱,结果未经三年,后唐便亡了国。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以史为鉴,提问学生所理解的道理,从而达到对历史人物的剖析以及升华到对于自身的反馈。
        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技巧创新
        现阶段实际中的初中语文教学相关经验表明,在相对具体的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问这一环节的问题策略不仅要遵循既有的原则,还应该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特点,尽最大可能设计出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帮助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的学术问题。提供适当幻想,便于代入感情,达到情景交融。原则与策略之间相结合,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而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对学习的重点有所侧重,疑难点进行反复教学及提问,让学生们加深对疑难点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古诗《雁门太守行》一文中,作为一首令人熟知的古乐府曲调名,先提问学生们所自学的相关的古乐府知识,再让同学们幻想一幅“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之地;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的画面,帮助学生代入真情实感,体会作者所思所想,感受当时场景的恢宏壮丽。重点学习末尾两句,即写主将提剑上阵,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不禁令人联想起《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运用提问交流拓展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的教书育人。
        结束语:经过大量教育工作者的总结分析,我发现现代初中语文课堂主要存在有提问内容重复单一,学生接受能力下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有效且有趣的设置提问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修饰提问的艺术,利用富含创新意识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独立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反思自身不足,促进教学效果上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蒋生平.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33.
        [2]朱粉珍.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