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任前飞
[导读]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文言文”古人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记录和传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前飞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文言文”古人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记录和传播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针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不仅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中的精髓所在。但是,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上课的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都仅是采用了分句分词进行相关分析的授课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适时的更新与创新,更没有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本人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提出相关策略如下。
        一、我国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不重视基于文学文化的教授
        文学与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的重大,不仅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与求学过程,更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但是,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真实的教学情况当中,由其是对于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一直以最为常见的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指向与特殊的句子等一些最为基础的知识,作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与中心内容。很少有高中语文教师,注意或是重视基于文言文中所涉及的文化与文学内容的全方位引导与传授,最终,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之下,文言文给学生的印象就是难懂,望而生畏,没有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2.不重视基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日积月累,这样才会在关键的时候,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学透文言文需要高中学生从古文的阅读入手,不仅需要把内容中的字与句进行全面的理解,最终才能做到准确的理解和诠释。但是,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当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以字词分解与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很少有基于课堂中或课堂之外,对于高中生阅读能力以及文言文阅读的引导,导致高中学生的自学基本以作业为导向,多数学生没有自一学习能力,也没有办法提高文言文的广泛兴趣阅读与学习。
        3.不重视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提高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电子产品随处可见,信息也越来越趋向于便捷、简短和精炼。这些都与高中学生学于文言文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反差,文言文在高中学生看来,即生硬、古板,而且还难以理解。特别在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的存在与使用,都造成了高中学生,没有办法对文言文的学习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更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的学习与研究文言文中作者的相关思想,以及其中深刻的道理与内涵。在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相关内容言之无物。所以,这些都是高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特点与原因所在。
二、提高现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高度的重视文学文化的教授
        文字是文学的根本,文学是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根源,只有透过文学与文化知识的长久的熏习,才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建构起更加完整的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基于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学习体系与架构,也可以为高中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并且可以丁解文字与句式的能力提高,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例如:高中语文中的一个文言文必修内容当中,《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过程中,“既东封郑…,将焉取之?”这个句子中的"封"的用法,最常见与基本的用法都是指把东西封起来,但是在这篇的内容中,这个字指的却是古代的君王,把爵位分封给自己的臣子。

在这里的解释当中,就与我国春秋初期,周天于分封天下这一重要的历史活动,有着一定的联系。那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左传》创作背景,为高中生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关于分封的历史故事,最终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文学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2.全面提高学生的二维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的学习之所越来越重要,重点是因为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学好文言文同样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的尺度与目标。针对这一重要的能力和教学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从批判性阅读,以及认知性的阅读进行展开教学,也是重要的两种教学方法。
        批判性的阅读学习方法,一直是加深高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的了解与全面认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原文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框架,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形成高中学生基于文言文阅读的自信,最终获得基于文言文阅读的成就感。例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一《鸿门宴》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儒家的角度,分析刘邦等人取胜的一个关键,并且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适当的引入《论语》中"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将这一部分内容与《鸿门宴》中刘邦提出的"为之奈何"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之前所学内容的温习与认知。
        与此同时,与批判阅读相对应的认识性阅读,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很好的认识到文言文内容的内容,也就是“有”的部分,所以,适合教师带领学生由浅入深,最终实现逐步的探究,直到全面揭示文言文中的内涵,最终让学生可以认识到文言文创作过程中的思维。例如: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选修内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阿房宫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渐进的方法,对于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即:即奢侈、衰亡、警戒(鉴)。结合上述三个词的特点与内容,可以与之相结合,使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并且把比喻和想象等教学的方法融入其中,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基于认知阅读的文言文学习。
        3.文言文思想性和情感性的结合教学
        语文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的思想性,以及基于作者本人的情感属性。针对文言文的学习,尤其是其中言之无物的这一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思想与情感性入手,深入的挖掘每一篇文言文内容中的思想特点。实现学习氛围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的充分引导。还可以结合教学进度,以及教学中的不同侧重点,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文言文的学习与思想碰撞,例如:透过小组PK或者是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的阐述不同视角下的不同观点,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中的思想,以及相关情感的领悟与认知。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结合教学任务,应不断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与总结,更好的引导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格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冲.优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高考,2019(31):59.
        [2]胡莎.基于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高考,2019(28):61.
        [3]盛敏红.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56.
        [4]林志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8(5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