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问题,创新改革—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赵星
[导读]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其他科目的深层次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赵星
        汾阳市阳城初级中学 山西 吕梁 032200
        摘要: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其他科目的深层次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处于“非理想化状态”,教学有效性不高,存在诸多问题。问题的出现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呼唤农村语文教师积极重视,立足问题,进行创新改革。因此,文章将从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入手,探析问题,寻找对策。以开辟语文教学新路径,在创新改革中打造农村初中语文新课堂。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存问题;改革对策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
        1、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受应试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素质教育理
念辐射范围不广,大部分农村教育工作者“形式化”迎合,导致教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的落后影响农村语文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教学手段落后
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更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
的主体地位。没有采用相对多元、多样的教学方法辅助语文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参与课程学习,学习积极性较差,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1]。
3、“言传身教”式师生关系
目前农村语文课堂中学生仍是被动学习者,教师则为“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少,互动少,导致课堂缺乏活力,师生关系还是古老的“言传身教”式,容易在学术上形成“一家之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家庭教育落后
        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语文教育严重缺失。即使存在少数的非留守儿童,家长的素质不够高,普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的语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存在巨大的误区,甚至还认为学习语文就是简单的认字和背书。
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模式仍然以过去为结果式评价为主,没有符合课改要求关注学生的实际素养发展。且评价的主体十分单一,没有将学生引入其中,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工作无法发挥其促进作用。
         一、农村初中语文创新改革的对策探析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工作者定要立足问题,创新改革,要紧跟教育步伐、响应教育呼声,“乘风破浪”,从整体入手,建构新型课堂。
1、改革教学理念,深化教学认识,提升教师素养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姿态审视语文教
育工作,重新找寻语文教学方向。
         一方面,农村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走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前线。学习新理念、新要求,对新课程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全面认识,并以此作为教育改革指导理念落实语文教学工作[2];另一方面,农村语文教师必须明晰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认识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内涵,以此为指导设定教学目标。
         只有确保理念积极、现代、科学、正确,教师的教学素养能够支撑教学改革,后续的语文教学工作方向才正确,教学质量才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2、优化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模式,采用新式教法开展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将新课程推崇的诸多方法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上。这样能够给学生新奇的语文学习体验,语文课堂也会因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而多姿多彩,教学效率自然能够获得有效提升[3]。


         如在学习《社戏》时,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设计合作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考。在集思广益之中从多角度理解文章,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同时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1)题目为《社戏》,按理说应当重写看戏过程,但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戏外天地,是否偏题?
         (2)文章塑造了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找一找文章中塑造了哪些鲜活的人物形象;
         再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为让学生领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绝妙景色,感受“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清之景与悄怆之情。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展示动态画面。让学生在视觉观看与感知、听觉聆听与享受的过程中,和作者柳宗元,一同赏谭,一同品情。这样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再孤立于教材之外,反而在“入境”之中得到了升华。
3、课堂有效互动,巧用语言艺术,和谐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
的引路人、指导者,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首先,教师要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和学生进行课堂趣味互动,呵护、关心学
生,以语言润泽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思。如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导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以关心和询问来拉近师生距离[4];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充满幽默艺术的语言,让语文学习变得趣味满满,弱化学生的抵触情绪;
         其次,教师要在课下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乃至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成为学生心灵导师。这样能够让学生卸下心防,真正和教师“心贴心”;
         其三,教师要注重“放权”。除了上述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前教师要准备导学案,引导学生有效自学。在课后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供学生复习、二次学需要。这样学生能够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师生角色对位,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自然和谐。
4、更新拓展内容,有效补充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语文学科具有别样的教育功能,如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教师应当把
握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学会拓展延伸。可以挖掘语文教材深处的特殊内容,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做教学资源的补充。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利用乡土资源,做教学延伸。这能够从各种角度打开语文世界的大门,让学生真正迈进大门,感受语文知识的多姿多彩。
         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时,艾青以假如开头,展现了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与热爱,展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为让学生感受艾青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家乡入手,让学生搜集家乡的各种文化、各种历史故事,深化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基于课文学习进行仿写训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浓浓的爱乡之情,丰富课堂内容,利用乡土资源,实现教学的拓展延伸。
     5、完善课堂评价,关注素养发展,注重学习过程
初中语文教师要完善农村语文课堂的现存教学评价模式,建立新式评价体
系。
在评价内容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考虑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状况,改变原本的结果评价,丰富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教师除了要从自我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深化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评价模式上,语文教师可融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三个评价模式,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发挥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为后续有效语文教学做准备。
结束语:
         虽然,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重重问题。但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以创新为武器落实教改工作,秉持耐心、责任心认真审视教育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解决农村语文课堂现存问题,让语文教学焕发新生机,发挥新作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茂林.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05):50-51.
[2]孙艳.在新课改形势下优化农村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