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大庆市龙凤区澳龙学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1
摘要:语文是帮助学生更好认识世界、感知美好、提升素养的工具与载体,其对于学生思维的开阔、认识的提升、能力的增强、夙愿的实现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词汇、句型、语言等知识,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感知不全而陷入认知困境,其语文学习的发展性、探究性、科学性也于无形之间受到了严重束缚与禁锢。而多媒体教学的适时引入,则可以于无形之间消除这一困境,化解这些矛盾,带动学生在直观而具体、形象且生动、鲜活又丰富的认知视域内更好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应用;探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一方面,多媒体强大的可视化、交互性、直观化功能,可以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带动学生在图画、视频、微课等认知刺激下更好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语文知识的多元化、抽象性、语言性特质,使其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与多媒体教学不谋而合,既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的增强,且可以为课堂教学内涵延展诸如新鲜血液。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融合与应用,尽量克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乏味性、单一性,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刺激、感染、驱动下拓宽视野、开启思维、塑造素养、实现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对于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小学生而言,拼音教学则是最大的难点,也是学生在发音、拼读、书写、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混淆,出现错误的地方。对此,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直观讲授,则很难触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将不同拼音转换为更加直观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并直观展示,使拼音教学瞬间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尤其对于一些拼读、书写难度较大、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卡通形象、动漫角色,给予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多元而丰富的刺激,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感知,促进学习的发展。例如,在“h”和“n”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n变得卡通化,并对其配上辅助性动作与表情,随着“n”动态性变化,在其头顶上慢慢生长出一个新奇的东西,此时便出现了更为奇妙的变化,原来的“n”变成了不一样的“h”。随后,教师在播放其发音,组织学生在对比理解中实现对于易混淆字母的深入理解。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感染力,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在更加直观、形象、鲜活、生动的认知视域内学习语文知识、感知语文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多媒体资源、工具、设备所创设的互动情境、问题情境内,互动交流、研讨探索,在逐步突破一个个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其语文综合素养。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发散作用。结合不同问题,发散性引入诸多提示类信息,让学生开展探究与研讨,以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既扩充了课堂的信息容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增强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学习的效度。二是有效体现多媒体技术的资源整合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空间、时间表现力和运动、静止调控力,将不同图画与文字素材整合在一起,结合不同问题,让学生借助丰富性素材探析差异性问题,在类比、对比中把握问题内涵,增强其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微课、课件,搜集的信息、资源等在必要的时候发布至课外师生交互平台,供学生开展二次学习,再次感知,有效提高,多元发展。例如,在《使至塞上》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沙漠风光的壮阔与绮丽,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出对应的沙漠风景图画,并配上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式直观感受与体味中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获得对于诗作内涵的充分学习。
三、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延展性,塑造学生综合素养
多媒体教学强大的功能、丰富的作用,使得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很强的必要性、科学性、发展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选择、定位、设计上,必须充分考量教学需要,尽量做到视听想兼、有机融合、适时应用。一是利用其重现力与表现力,就课文中抽象的信息、冗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图画或者视频,让学生在多元性视听刺激下发挥想象和联想,实现认知迁移,激活其语文思维。二是利用其交互性和发散性,不断扩充课堂的信息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深度探究知识内涵、充分了解问题本源产生浓厚兴趣,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不断增强其理解能力。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革命前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影视片段,并组织学生在视频观摩、互动探究中获得思想的洗礼、认识的提升、素养的塑造,发展的实现。既填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理解层面的空白,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于思维力。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
在课堂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并且努力的将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性转变成自主学习的有效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给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相应的语文问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辅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论
总之,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欠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一昧借助传统模式、教具、手段组织、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势必难以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夙愿,对于学生创造力、理解力、探究力的提升、增强、塑造也会带来严重束缚。而多媒体教学的深度应用,则可以彻底消除这一弊端,帮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需要的状态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同时,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与融合,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也会逐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会获得切实提升,其认知需要将会彻底满足,既有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逐步增强教学延展性,促使教师的教学选择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元,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率,更开推动教学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静.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51):15-16.
[2]时猛.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114.
[3]黄国庆.论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J].才智,2019(34):22.
[4]邓湘.引入科技活力、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