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腊梅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九中学 四川 泸州 646107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模块,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和了解各类文章的行文脉络,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初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和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课堂的构建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重视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非常的重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需要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教师教学中以教定学,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是非常被动地进行学习和接受知识,课堂节奏和进程主要是受教师的把控,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仿佛是接受知识的载体而不是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且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师很少主动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的预想和判断学习,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出现了偏差偏离了教师的预判,教师一定会“纠正”学生的思维模式,将其引回“正轨”。这样的课堂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和发散性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维会被教师固化,自主学习能力同样也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得不到长远的发展[1]。其次,语文课堂上存在“两多两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少;教师分析阅读文本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理解、积累运用少。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而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学生没有机会深入对文本进行钻研和掌握,知识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进行表面内容脉络的学习。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兴趣就应该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与阅读文本有关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对于增强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以及设身处地理解文章作者当下的心情有非常大的优势作用。借助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可以更好地对作者的描述产生认识,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对课堂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索。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的视频、图片模拟课文场景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语文课文内容,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悟对于增强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为例,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精力,品味作者借助散文抒情写出景的美,突出了每个季节雨的特点。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展示各地不同季节的雨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出雨的不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要知道作者笔下四季的雨的特点,积极主动地阅读本篇文本。
(二)小组合作探究,加深文本理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存在教师以教定学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和教学手段,遵循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对阅读只是进行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学习,自主地对阅读文本结构、语言特色、中心思想等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与学习。教师应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分成的小组事例应该不相上下,不然实力悬殊过大的分组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开展一些小组合作活动,给予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进行阅读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2]。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角色课文朗读,这样学生能够熟悉课文的内容,帮助理解整篇文本。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为例,陶渊明写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让学生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方便理解。然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这篇古文的大意进行理解和赏析,分析出作者写作的逻辑顺序和运用的写作手法,加深对这一文本的掌握。
(三)根据文章内容情感,写读后感
阅读课堂上,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完每一篇阅读文本之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增强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对话,加强学生对阅读课堂上教授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3]。在写读后感时,教师不需要设定具体的规定,学生可以直接把自己阅读中的感悟和阅读后的收获直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来,在写读后感时进一步地感受阅读文本的故事情节、语言特色,与作者共置于同一个语篇之中,加强与作者和语篇之间的对话交流。
三、结束语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的教学之中应该提升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地进行阅读和探索,逐渐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雨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2]陈淑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8):40-41.
[3]秦文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参花(下),2020(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