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颜宝幼
[导读] 现阶段,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
        颜宝幼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垅溪小学  351265
        摘要:现阶段,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并且是学生学习的启蒙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语文学科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其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下面笔者将首先探讨素质化的小学语文多元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应当如何开展语文教学,以期为相关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素质化的小学语文多元教学目标
(一)具备全面且系统的认知体系
        认知体系并非所学知识和教学大纲与学生之间的体系,而是学生主体和学习内容、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是主体,也是客体,学生之所以是主体,是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加者;而学生是客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是教师教学的客体。由此可见,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十分重视知识和学生的关系,并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二)语文学科能力
        和其它学科比较来看,语文学科的学科能力综合性以及基础性较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具体为:首先,写字,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科教学要求学生要写一手好字,尽可能书写字正方圆的楷体字,且上下都有留白。其次,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运用标准的普通话和人沟通,并且能够流利的阅读书中课文。再次,具备一定的搜集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搜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古诗、小说、散文等素材,提升自己的语文学科能力。
(三)知情行等多领域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情感活动,学生学习和情感相辅相成,相随相伴,贯穿始终。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涉及多个领域,比如:知、情、行等,其中,认知涉及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即学生能不能以及懂不懂、会不会这些问题,而情感则是关于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以及情绪体验等,会对这些知识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行为则是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将知识内化于心并应用于实践之中。


二、基于素养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设置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在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多个开端出发,从行、知以及情感入手,保证学生在习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培养一定的语文素养。其次,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应当在合理多元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带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知识,在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习知识。
(二)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能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寻找问题,以“质疑”为突破口,遵循质疑——归纳解疑——总结的主线,将“解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教材课文的重点以及难点,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通过这节课应当学到什么等。再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彼此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让学生们自己解决,提高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以及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该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距离较远,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死板,老师以及学生都不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都毫无生气,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学习效果,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为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师、学生要积极主动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而言,应当放低身份,主动询问学生生活、学习问题,积极关心学生,如若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应当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应当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有不会的问题要主动找老师。
结束语:
        最近这几年,新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尤其体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在义务教学阶段中,小学阶段属于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倘若能够在这个时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那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实践表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以上优点,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语文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冯淑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68-69.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3]?李纯纯.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化,2017,4(51):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