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家园共育 ——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贾本菲
[导读] 家庭和父母是孕育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园教育效能的增强,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
        贾本菲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八幼儿园    563000
        摘要:家庭和父母是孕育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园教育效能的增强,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只有在家园通力协作、互促并进下,幼儿成长、发展的夙愿方可充分满足,幼儿的心智开启、思维激活、认识提升、发展满足方可实现。可以说,在新时代的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家园共育作用的作用,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搭建平台、铺设道路、寻求联通,让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了解幼儿内心诉求,使教师在征求家长意见中规划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在家园共育、家园合作作用的发挥下快乐健康成长,全面充分实现自我。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园合作;新思路;幼儿园
        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旅途中,家园共育、家园合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谓家园合作,主要指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发挥着主体作用,承担着主体责任,并通过双方相互之间的深入了解、配合、互通、衔接、支持、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与夙愿实现。而且,在幼儿园教育中,只有充分利用好家长的教育资源,发挥好家长的作用,使家园之间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效能与质量,全面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措施的优化,路径的拓展,平台的搭建,素材的融入,作用的发挥,使幼儿园教育的成果在家庭中得以巩固,使家庭教育的活力在幼儿园得以释放,为促进幼儿发展需要满足,认知夙愿实现,综合素养塑造,身心潜能激活而提供多元助力,开辟广阔路径。
        一、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家园共育路径
        促进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帮助每一个幼儿幸福良好发展,是幼儿园、家庭、教师共同承载的艰巨使命。育人导向的一致性,使得家园合作的实现有着更强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因此,在实现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家长、幼儿园都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切实提升认识,树立整合的育人观、合作观、发展观,站在全新高度重新审视家园合作的作用和价值。一是确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与认识,改变自身在幼儿教育中“高高在上”的不良形象,积极寻求与家长、家庭、幼儿之间的互动与联通,由幼儿教育的主导者转变为幼儿教育的协作者,多邀请家长进入幼儿园指导工作、参与活动,让家长、幼儿、教师在平等和谐的合作转为下为幼儿教育效能的提升献计献策。二是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念。教师应该化被动合作为主动出击,由指挥者变为支持者,本着一切为了幼儿发展的原则,逐步提升幼儿在活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家长对不同活动的看法与意见,在和家长和谐联动中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三是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借助活动开展、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促使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投身家园共育领域。借助家长学校、专家讲座、发放宣传单、提供服务咨询,开辟“家长园地”、开办“留言箱”等多种方式,就科学的育儿经验、有效的育儿方法等与家长分享、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生态,不断拓宽家园共育路径。


        二、完善合作机制,规范家园共育开展
        很多《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明确规定: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因此,幼儿园在家园共育实现过程中应加强与家庭、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协作与配合,并为家园共育实现提供服务,确立完备、科学、规范、高效的家园共育机制,使家园共育的开展、实现趋于规范化、合理化、多元化、高效化。一是做好制度的修订。根据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与具体情况,定期对具体家园共育制度予以修订、完善、补充,使其更利于家园共育的开展与作用的发挥。二是吸纳家长的意见。借助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沟通交流等方式,征求不同家长对于具体机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更加符合自身实际、更利于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合作机制。例如,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研了解的基础上确立对应的如《家园合作工作规程》、《家园联系制度》、《家园合作注意事项》等家园共育机制。
        三、整合合作资源,优化家园共育措施
        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幼儿教育效能的提升,离不开诸如物质、精神等各个层面教育资源的支持与保证。而很多有利性教育资源的开掘,势必离不开家庭的协助。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家园共育效能的发挥、功能的彰显,促使诸多有利于幼儿教育目标达成、活动开展、质量提升的丰富家庭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至幼儿视域,对幼儿给予思维的激活、认识的洗礼、心智的开启、潜能的激活。例如,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特征、家庭背景、学识水平的家长进入幼儿园分享教育理念与育儿经验,组织家长在互学互帮中解决幼儿教育中的难题、困惑。还可以在幼儿园活动开展中动员家长积极协助孩子搜寻家中的废旧物品,让幼儿在图书、玩具、资料共享的过程中学会交往、提升认识、增强能力。还可以邀请有才艺的家长进入幼儿园进行才艺展演,以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涵。同时,为了便于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成立对应的交互平台,借助微信群、QQ群、家委会等方式,倡导家长在幼儿教育资源开掘过程中互相借鉴、参考,使家园共育的形式更加宽泛,内涵更加丰富。
        四、结论
        总之,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切实关联家庭,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投身幼儿教育引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可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搭建联通平台,开辟广阔路径,既弥补了幼儿园教育中的诸多缺陷与不足,又提升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与效能,更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在借助家园合作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家庭、幼儿实际出发,构建出多元、丰富、宽泛、灵活的家园合作机制,让每一个家长尽量融入至家园合作生态内,与教师交流、和幼儿互动,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表现与实际情况,进而在家庭教育中着力予以强化与巩固。同时,教师也应该多从家长出了解不同幼儿的特性与需要,以确保在教育活动中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使家园合作更好服务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更好作用于幼儿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晓霞.新时期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探析[J].中华少年,2019(29):9.
        [2]唐凌霄.携手合作  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中华辞赋,2019(06):103.
        [3]赵远辉,曹林杰.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5(36):291.
        [4]毛舒佳.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考试周刊,2015(3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