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索 ———以大班《再见了,幼儿园》主题推进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陈飞英
[导读] 解读主题能帮助老师明确主题意图,理解主题载体选择的原因
        陈飞英
        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30
        摘要:解读主题能帮助老师明确主题意图,理解主题载体选择的原因、主题活动目标的依据、主题活动内容确定的理由。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读懂幼儿、追随幼儿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当前部分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缺少对主题设计意图和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的解读,使幼儿的学陷于被动,教师的教显得盲目。大班教研组在推进《幼小衔接》主题中,通过解读主题、分析儿童、学习领域核心经验,探讨主题推进中运用何种思路与策略,最后生成了一系列《再见了,幼儿园》主题下实践活动。
关键词:记住;感恩;表现;珍惜。
一、问题提出
        省编教材在主题内容框架、课程教材内容、活动教案设计与配套资源设计上经由省内博士、专家、园长、优秀教师反复思考、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与操作性。
(一)缺少对主题设计意图的解读
        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前缺少对主题设计意图的思考;选择主题内容时较多地考虑“容易施教”、“五大领域均衡”;主题内容之间缺少逻辑关系,呈“拼凑式”;主题环境与集体活动之间不能呈现互补的关系,较少能获得两者合力达成主题目标的效果。
(二)缺少对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的解读
        读懂主题、追随儿童在当前主题推进中是较为重要却相对缺失,只有思考在先,了解了主题的设计意图,读懂幼儿的特点与需要,才能让主题有效地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以大班主题《再见了,幼儿园》为载体,开始了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二、实践探索之案例分析
         《再见了,幼儿园》是省编教材中大班下学期的一个主题,教研组在主题推进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
(一)主题来源
         《再见了幼儿园》这个主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在《我上小学了》这个主题之后,感觉到毕业越来越近了。在向往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愁绪。另一方面省编教材里也有《我会记住你》这个主题。通过前期的研讨,制定了思维导图,主要分为珍惜友情、难忘幼儿园、毕业典礼和学会感恩四个部分安排了相应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
(二)明确主题目标
        在领悟主题设计意图之后,教师需要确定主题目标。参考省编教材,主题《再见了,幼儿园》的最终目标为:
1.记住幼儿园三年与老师、小伙伴朝夕相处的日子,关心班级集体中的每个小伙伴,了解同伴的长相、喜好、脾气等,赞赏同伴的的闪光点。
2.记住帮助我们的人,了解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了解他们辛勤付出与我们成长的关系,学会感恩报答。记住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和童话般的环境。
3.知道毕业分别就像玩一场游戏,不必过分难过,大家要珍惜这份情感。毕业前,参加制作纪念品,计划离园活动,准备毕业典礼。
(三)生成主题网络图
         在主题推进过程中,一张思维网络图、一条主题推进线、一个主题触发事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主题内容,理清主题推进步骤。将思维导图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做了如下第二份思维导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分别和珍惜、记住和感恩,以及留下和纪念。然后制定主题目标,关键词是记住、感恩、表现、珍惜。
(四)展开主题活动
         围绕主题目标,结合思维导图,参考省编教材,我们以这样的行动路径展开。第一部分分别由前期的讨论和两个集体活动组成,第二部分记住和感恩。最后一部分留下和纪念。
1.第一部分“分别”
         先和孩子讨论了什么是分别?
         有人说分别就是分开了,是我要上小学了,和老师小朋友们分开了,但还能见到的。

《亲爱的小鱼》,孩子们一开始觉得猫就像妈妈,到活动结束,孩子们突然说老师就是猫,有时候老师很凶,就像小鱼会害怕猫一样,其实老师是舍不得我们离开的。
         对分别是什么,孩子们有了自己的解读。
         拿着台历数了离7.3号毕业还剩下32天,每一个孩子认领一天,写下数字和自己的感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练习了数字的书写,练习了前书写,也写出了自己对于即将离别的感想。
         一起讨论了最想记住谁?有人说同学,有人说老师,还有人说辛苦的保安叔叔、保洁阿姨等。讨论了可以怎样记住他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事情?
         《我们班是动物园》,孩子们根据自己对伙伴的了解也把伙伴比做成了某种动物。在语言区投入了很多信封和彩纸,有的孩子在语言区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
         难忘的,还有弟弟妹妹们!有了你们,我们更加能担负起哥哥姐姐的责任。
         对于难忘的老师,比如早上经常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园长妈妈。我们带着自己的计划表去见园长妈妈。给园长妈妈送上了自己写的信,当面念给了园长妈妈。
         帮助我们的人,不要忘了还有天天为我们站岗的保安爷爷,我们一起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爷爷。也给辛苦的他们捶捶背。我们想帮保安爷爷一起站岗,一起指挥交通。
         还有我们的保育老师,有干干净净的桌子画画,能按时吃饭,有整洁的教室多亏了方老师,烷严和楚云尝试当了一天保育员。最辛苦的就是洗碗了,洗碗池很挤,很高,得站在小桶上才能够到,洗完鞋子和衣服都湿了。伙伴们都睡觉了,烷严和楚云开始扫地和拖地,大汗淋漓。虽然平时也在当值日生,但是有方老师的帮忙,并不感到吃力。伙伴们还在午睡,他俩就起来了,第一次去食堂拿点心,特别地胆怯,一点没有狮子的威风了!抬着抬着,发现其实一个人也可以。给伙伴们放好点心,还要负责把洗好的碗筷放回消毒柜。最后,伙伴们都起来了,还得担负起整理床铺的工作。
         孩子的感想:有好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都有好多辛苦的工作,每一样看起来很轻松的工作,其实都挺累的!
         老师的感想:孩子们通过讨论、实践,了解了不同岗位上人们的工作内容,知道了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体验过后,发现孩子们好像更懂事了。
2.印象最深刻的事:
         你想带走幼儿园的什么?
         有人说是星星瓶里的一颗星星,有人说是小树林的沙子,我们捡来的麦子,还有沙坑里的小海螺和园长妈妈送的一粒种子。所以我们取下了一年前挂上去的许愿瓶,看看自己的愿望,把想要带走的东西和愿望一起藏进瓶子里,作为童年的美好回忆。
         孩子的感想:我们一起回忆了幼儿园的点点滴滴,幼儿园的一花一草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都想把它打包装进我们的愿望瓶里。
         老师的感想:孩子们在回忆幼儿园的点滴,也是在回忆自己成长的点滴,孩子们在用心记住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人和事。
         我们的毕业之旅就要结束了,还想给幼儿园留下点什么呢?有人说是园长妈妈送的种子。有人说,要做一副我们亲亲热热的全家福留在幼儿园里。
3.经过这个主题,我们给思维导图增加了一些内容,感慨于孩子们的心细与温暖。
三、实践反思
         《再见了我的幼儿园》主题中,应该是孩子们做主角,好好地跟幼儿园告别,跟自己美好欢乐的童年告别,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为主线。我尝试跟着孩子们走。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是散步的蜗牛,是给我指明方向的导盲犬,当沉浸在自己的思预设中时,问问孩子们,总能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徐斌.从“回归幼儿需要”的角度开展课程建设.上海幼托,2012.
[2]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幼儿园课程指导——大班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