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权
安徽省桐城市三河学校
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学需求。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行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式,其中主题教学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首选,学生也更加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型教学方式的推广,仍需教研工作者的长期努力。
关键词:主题学习;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题学习”。“主题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一个及以上经过结构化的主题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最终得到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答案。但由于学生长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活动,基本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所以如何将主题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正是教育工作者现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时间没有更新,太过老旧,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学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关系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会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脱离父母教师束缚的年纪,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当降低对学生的约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1]。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时期,担负着向高级中学输送人才的重任,但由于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中考,一些教育工作者难免会为了升学率而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协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尽管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在逐年上涨,学生的学习效率依旧不高。初中教育虽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尾声,但它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是为学生进行未来学习打下基础的时期,而语文学科又是学习其他领域,拓宽知识层面的起点,所以,初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策略
(一)理解主题教学
学习重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很多人认为,语文是一门记忆性学科,并不需要过于强调理解,其实不然。理解,是学习的基础,语文的学习往往更需要理解性学习。
但由于考试制度的延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侧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记忆上,而忽略了“理解”一词,认为试卷分数高就是学的好,对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进行主题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深刻理解主题教学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进行主题教学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事先规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在课内课外积累相应的文章,统一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论述能力。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白杨礼赞》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协助学生明确文章主题立意,鼓励学生多多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并积累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与观点。
(二)设计主题教学
所谓“主题教学”,从字面是看就可以了解,它是以“主题”为侧重点的,所以,主题学习是否成功还要看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对主题的敏感度。对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主题敏感度,帮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浅层主题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的理解文章更深一层的含义[2]。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论语十二章》时,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本身的含义,还要理解课文背后表达的更深一层的生活哲理并将所学所想的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带领着学生根据一个浅层含义去发掘多个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大自然的语言》的学习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散文写作手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应用到作文的创作之中,在品读散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分组进行主题教学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升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更新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并跟随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将自己放在辅助的位置上,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学习内容。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分配主题学习任务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最后,让小组全部成员或个别成员来分享和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的学习时,可以让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主导课堂。
三、结束语
主题教学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陌生的,因此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需要学生紧跟教师的步伐,教师适应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堂主动权更多的交由到学生手中,并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适当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林贻岩.探究以主题学习为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2):57-57.
[2]张蓉.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000(026):P.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