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1期   作者:高清艳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数学是一门重点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
        高清艳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潞灌乡刁南明德小学  061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数学是一门重点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出现后,也促使其得到了相应的转型,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至此,在这一教育背景下,身为一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也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的追求于教学转型,以进一步的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促使授课目标得以逐步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转型;策略研究
新课改提倡,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为导向,不断的寻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的转型,以落实改革目标,为新型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小学时期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核心素养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数学素养的提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公民素养得以提高,而数学素养作为其中之一,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传统的测量、统计、计算的基础上,构成的具体的思维方法,以充分的展现出对于实际生活的作用及价值,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其的创新及思维能力得以显著性的强化。至此,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二)将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等体现了出来。现代教育提出,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除了要让学生们学会数学之外,也应对其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将数学学科的价值及内涵发挥到最大。而数学教育的最终价值,就是要对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加以培育,并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由此可见,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引入到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三)将数学的价值及本质反映了出来。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并将数学学科的价值及本质反映了出来。而要想深入性的理解数学内容,就需要具有数感、空间观念等素养,其他领域的学习,也与核心素养中的内容一一相对,至此,在教育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无论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顺利开展,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一)基于核心素养,深化学习体验
        在不同的学科当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及特性也是不同的,而在数学学科当中,无论是数学思想,还是模型构建都有着较强的独特性,这是其的特征所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会用到等量转换、数形结合、穷举、特殊化等多种方法,来解决一类问题,并在这其中逐步的强化认知及能力,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基于此,教师在追寻教学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多体验、多动口、多动脑、多动手,使其深切的感受到思维的形成过程,以增强其学习的趣味性、准确性等,促使授课目标得以逐步的达成。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对其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就可以选用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比如,在内容讲解之前,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几张白纸,来自己制作成长方体,并将各个数据标注好,以借助于这样的方式,使其动手、动脑,促进其的思维发展;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其将已制作好的长方形展开,并尝试着自己总结出计算公式,对所制作的长方体表面积进行计算;最后,请几位学生表述自己的推导过程,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验证,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的核心素养得以增强,也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跃,更有利于其知识的掌握,以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授课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丰富学习内容
        数学知识具有着较强的应用性,而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以在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至此,教师在致力于教学转型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贴合实际生活,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加以丰富,以进一步的强化其的数学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百分数—折扣”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贴合实际生活,来增强其的参与兴趣,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比如,在导入应用题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一次对话“在生活中,你见过哪几种商家的优惠政策呢?”在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返现金、买几赠一、抽奖、打折等,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跃;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来为其设计几道应用题,让其计算。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得以降低,并增强其与题目间的距离,更加有利于其的计算、解决等,促使教学的生活化及实效性得以增强。
(三)基于核心素养,创设学习情境
        除了以上两个方法外,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将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引入其中,以有效地推动教学转型,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例如,在初步讲解“分数”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以推动数学教学得以顺利地实施下去。在这其中,教师可以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的学习效果得以升华。比如,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载体,为学生播放一小段动画视频,视频内容为“在西游记中,有一天孙悟空得到了8个桃子,给了唐僧3个、猪八戒2个、沙僧2个、自己留了一个。”引导学生观看;在观看过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设问“请问他们现在每个人所得到的桃子,各占总体的几分之几呢?”促使学生讨论、探究,直至问题的解决。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其的参与程度得以深化,以将数学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结论: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出现,将对数学教学的开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及意义。至此,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晰的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转变及创新,以进一步的构建起新型课堂,实现教学转型,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以推动教学活动得以有效、有序地实施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小林.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50.

[2]李美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07):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